最近这一个月,“人类高质量男性”成为一个有十足话题量的热搜词。这个词汇源于网站上一个油头粉面的人,用着自己特殊的语气发布的一段求偶视频,在视频中他说,“这是一段人类高质量男性求偶人类高质量女性的视频。我姓徐,我叫徐勤根,29岁,是目前国内少数高净值的男性个体之一。”
在视频中,徐勤根还这样介绍自己:
男,29岁,身高185cm,体重75kg,中国江苏籍,从事金融投资行业,具备领导者素质,身材好,想寻找一位人类高质量女性,能提供财务支持,可兼任翻译与私人保镖。
这一段看起来有些奇怪中带有搞笑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开,“人类高质量男性”这个词也火了。但如果只是这一个视频,还不足以维持他个人的热度。
在他发布这段视频不久后,就有网友扒出了徐勤根一张之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自拍照,他用一种奇怪的姿势,让那一段时间缺少梗的网友们得到了一个可以玩的东西。
梗这个字,在百度百科上解释为网络用语,常出现在综艺节目及网络中,所谓“梗”的意思是笑点。
但如果一个梗想要在网上传播广,光有笑点还不够,同时必须要具备简单性加上可复制性,而徐勤根这一奇特的拍照姿势,恰好具备成为网络梗的特质。
于是这一动作引来了网红甚至是明星的模仿,不仅是徐勤根火了,连模仿这一动作的网红也都获得了一大波流量。
不久之后,徐勤根就接到了商务广告,还有平台邀请他去开直播专场。
于是尝到了这波流量变现甜头的他,选择了将一条寻求商务合作的微博置顶。
也许是觉得这样等待合作比较慢,徐勤根又开始了另一条变现的道路——他使用了微博的V+功能,订阅后就可以加入他的群,费用是一年7.5万,一个月2.5万。
但是8月19日,微博VPlus就发布公告称:“该账号近日申请开通V+后,平台审核把关不严为其开通了相关功能,随后该用户自己设置了过高的订阅价格。
V+官方在收到用户相关投诉后已将该账号的V+会员功能关闭。”
就在他的私域流量准备变现的最后关头,“人类高质量男性”栽了。
8月20日,央视网在其官方微博对徐勤根进行了评论,文中写道:“大多数网友都觉得其走红有‘审丑’之嫌,但依然挡不住个别平台为他开设专场直播,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唯流量论英雄’的行为,如果让一个徐勤根变现成功,会有无数个徐勤根闻风而来、逐利起舞;为了追求更大流量,他们会选择更‘油腻’、更猎奇的方式撩拨大家的神经,直至让“审丑”内卷,伤害公序良俗。
互联网包容广阔,一个‘人类高质量男性’油不了整片大海,但造成的模仿效应却能‘污染’部分海域水质,要不要捧他、推他,平台还需从行业生态的层面出发,审慎对待。”
目前徐勤根的多个社交平台账号都处于被关闭或禁言的状态,这一波靠油腻审丑获取的流量已经可以说基本宣告结束了。
看到徐勤根的这个套路不由得让人回想起另外一个人,那就是马保国。同样是凭借一段视频,靠着网友们的二次创作和转发,在网上迅速火了起来。
他在视频中说过的一些话也成为网友口中的热门梗。
很快,马保国也搞起了粉丝群,不过他没有徐勤根收费那么贵,马保国的“真爱粉”服务提供包月和包年两种付费模式,连续包月费用为15元,包年费用则为100元。需要粉丝付费成为“真爱粉”才能观看相关视频,在视频中马保国向粉丝推销其拳法相关的书籍。
不过,很快人民日报就发表评论文章——《马保国闹剧,该立刻收场了》,文中称:“如果靠哗众取宠就可以风生水起,靠招摇撞骗就能拓展商业版图,这是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马保国背后的人到底想干什么?明眼人都清楚,无非就是商业利益。推波助澜、炒作放大马保国的一些互联网平台为什么?无非是流量至上,背后还是利益。然而,无论平台还是资本,蹭热点、找卖点的前提,都是遵循公序良俗,是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就会沦为浅薄而拙劣的商业游戏。”
在这篇评论里提到了平台这个词,不久各大平台都加强了对于马保国热度的限制。
于是,马保国的热度大概维持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就草草收场了,真应了马保国自己的那句话——“很快啊”。
从走红到销声匿迹,仿佛是这类网红的一个固有的循环。
在国内移动互联网整体流量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尽管各种应用或账号不同,但本质都是对于用户时间进行争夺,于是每一个能引爆或者能出圈的元素都会被狠狠地去利用,谁也不想错过热度,看着流量被别人拿走。
但是如果心中只有数字的多少,那么就会把社会影响放在数字之后。通过以上情况已经证明,想要享受审丑带来的流量狂欢,那也得承受由此带来的风险,毕竟他们火起来是分分钟的事情,负面的评价会来得更快,销声匿迹也很快。当人们清醒过来时,很大可能性是将好奇般地跟随转化为彻底地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