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这个女人为了逃命,竟然徒手爬上了万米高的悬崖”“这个男人正准备对女人图谋不轨”“男孩随手扔出一根棍子,没想到竟然直接把同伴砸死了”不管你平时是不是一位重度的短视频APP用户,如今无论是在通勤时乘坐的地铁车厢,还是每天中午吃饭的小餐馆,甚至是用来上班摸鱼的厕所隔间,你都必然能在周围人的手机外放声中,听到大量以类似文案风格作为开头,由同一个年轻男性声音进行配音的电影解说短视频。
最开始,你会以为这些都是某个特别知名且勤劳的短视频博主的作品。毕竟,同一个声音能出现在如此多的电影解说视频中,那么这个人每天的工作量和日常的阅片量,显然不是常人能够企及的。
但后来,当你亲自点开几段这样的视频后,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由短视频平台上,数以万计不同的电影解说账号发布的。而之所以这些视频看上去都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是因为制作这类电影解说视频的过程,如今已经有了一套高度成熟的生产线。任何人只要掌握点基础的视频剪辑技术,再坚持每天看上一部电影,理论上都可以胜任这份电影解说的工作。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这类电影解说视频的创作模式。
首先,因为短视频平台崇尚的短平快原则,所以这类视频的时长,大多都得被控制在了5至10分钟内。超过这一时长范围的视频,用户一般很难会有耐心看完。视频内容也必须要足够简洁干练,最好就是直接对着电影画面复述剧情,且专挑电影中故事的关键节点进行解说。力求用最短的时间,让观众明白电影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部讲不完,还可以分P放送,最好还要把封面做成三等分的电影海报
而根据短视频平台用户快速获取信息的习惯,这些视频绝对会在开头的十几秒钟内,就放出整部电影中最具视觉冲击,或者最有噱头的片段。比如说一场离奇的凶杀案,或者是主角某个奇怪的举动。再配上“注意看”“别眨眼”等颇具诱导性的话术,让观众第一时间被影片的情节所吸引。
为了方便观众看一遍后就记住剧情,电影中角色们拗口的名字,也必须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各类简单且方便记忆的称号。
一般在视频刚开始的十几秒内,解说会简单以“这个男人”“这个女人”的称呼,来指代影片中的主角。毕竟前面刚说过,视频最开始一定要用独特的情节来吸引观众,所以不用急着交代主角的名字。
随后,解说会发挥自己上小学时给同桌起外号的特长,结合角色各自的特征,赋予他们独特的称号。
比如身体长得比较壮实的男角色,就可以叫“大壮”;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就叫“小美”;性感漂亮的大姐姐,则叫“大漂亮”;一眼看上去就是凶恶反派的,那就叫“丧彪”。
当然,也有一些称号比较有梗。比如最经典的“佛布勒”,指代的主要是影片中出现的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为代表的各类警察。
据说,这个叫法最早来自某个有东北口音的电影解说账号,因为不知道英文“FBI”怎么读,所以直接读成了汉语拼音。结果,这个叫法居然意外地火了起来,然后就有了“佛布勒”的谐音梗。其他解说也纷纷效仿这一流量密码,从此以后各种电影解说中的警察,都有了“佛布勒”这个统一的称号。
这些称号可以反复出现在不同的电影解说中,看多了后,你甚至都能下意识地比解说更早想好角色们的绰号。反正一部五分钟的短视频过后,观众大概率也不会记得这些大壮、小美的长相,他们会被不断出现的“新大壮”和“新小美”们替代,就好像科幻电影中,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的相同型号的机器人。
当你把文案和视频素材都准备好了后,最后一个关键步骤就是配音了。
不过,这一部分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除了部分解说现在还会不辞辛苦地亲自配音外,最简单傻瓜且普及度极高的方式,就是运用电脑AI合成一段解说配音。
你只需要下载好特定的AI配音软件——电脑上一般是微软公用云端服务平台“Microsoft Azure”提供的文本转语音功能,手机上则是以各种配音APP和小程序为主。然后在“语音”中选择那个观众最熟悉的声音“云希”,再将写好的解说文案复制到转换框里。只需几秒钟的时间,你就能获得一段几乎和真人配音没多大差别的AI合成配音。接下来,只要用剪辑软件把电影画面和配音组合起来,搭配上符合电影风格的BGM,一段电影解说短视频就这么大功告成了。
而之所以如今有这么多影视解说号出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除了工业流水线般的产出效率外,运营这类电影解说账号所带来的可观收益,同样也是这个行业如今异常“内卷”的原因所在。
国内科技自媒体“差评”,在不久前对相关MCN机构的从业者,进行了一次采访。当聊到公司运营规模时,该MCN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光是他们这一家从事电影解说短视频账号孵化以及相关培训的公司,旗下就有多达12000个抖音账号和6000多个快手账号。这些账号专门负责产出这样的电影解说视频,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源源不断地为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们,输送各种或热门或小众的电影解说视频。
图源:B站UP主@差评君
而这类机构所培训的账号所有者们,大多也是平时可支配时间较为充裕的学生党、自由职业者和家庭主妇们。平台会详细教授他们制作这类短视频的方式,只要他们能够积攒到足够数量的粉丝,单个解说视频所带来的收益,就可以达到数千元甚至更高。
图源:B站UP主@爱发视频的茗尧
这些收入主要由短视频平台流量激励、视频平台宣发费用和主播自己的直播收益,这三部分所组成。首先,短视频平台会根据单个视频的播放数据,给主播计算流量分成,比如单个视频破百万播放奖励多少钱,以此类推,播放量越高,主播能拿到的收益也就越多。除此之外,一些解说国内正版影视剧的账号,也会得到来自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的扶持。至于主播自己,则通过“陪看”服务和短视频平台的带货直播来赚钱。
这类直播的形式,一般都非常固定。主播打开某部获得正版授权的电影或剧集,然后全程不说话地陪着观众一起看片追剧。直播画面中,除了有电影和主播的正面特写外,下方还会附带诸如低价买电影票和手机靓号的链接。别以为这看上去赚不了多少钱,实际上一些粉丝基础较好的主播,光是这样每天开一两个小时直播,陪粉丝看看电影,每月就可以获得几千元的收入。
图源:数据分析平台“抖查查”
你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寻找到相关解说视频的文案征稿信息。所以说,就连看上去流水账般的解说文案,实际也都是这些账号所有者花钱雇人写的。他们只需要给这些花钱买来的文案,再配上AI合成音,剪成一段视频,就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毕竟,他们开给文案作者的报价,基本都是单条三百元起步,可见一部成功的电影解说视频所能创造的收益,起码要在千元以上。
而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运营模式,自然能吸引到数以万计的投机者,争先恐后地涌入到这个行业中。再加上电影解说,向来都是各大视频平台上,入门门槛较低的一个类别。“内卷”就成了这个行业的最终归宿。
你很难总结如今的短视频电影解说行业,究竟是多么的鱼龙混杂。有人在中外各种影视榜单中寻找冷门电影解说,哪怕同样一段开场剧情,会先后在三个视频中重复出现,但只要能通过这个片头吸引到观众,即便是评分再低的烂片,也有被做成解说视频的资质。
也有人为了追求热度,总是抢先解说时下最热门的影视作品。像是一些国外最热门的美剧,往往你前一天还在网上四处找资源,第二天就能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它最新一集的解说视频。这些解说将原本一集几十分钟的剧集,浓缩成用短短几分钟就能看完的视频,将剧情揉碎捣烂后一点点喂食给观众,把每个刷到视频并沉迷的人,都变成了没有消化系统的巨婴。
刚于8月18日开播的漫威新剧《女浩克》,在短视频平台已经有了详细的解说视频
而这种情况,甚至已经开始逐步蔓延到其他领域的解说视频中。毕竟,这几乎是一套万能的创作模板,你当然也可以用它来解说动画,甚至是游戏。
昨天刚公布的《黑神话:悟空》最新演示,已经有了短视频解说版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目前在电影解说这一行里,大量的底层参与者,实际已经很难再瓜分到蛋糕。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赚钱,但钱的大头,毫无疑问还是流入了为数不多的头部和中层从业者的口袋里。
对于占比更大的底层从业者来说,创业成功的关键,说到底就是赌中一个爆款视频。只有粉丝数量起来了,视频火了,你在这个行业里才有可能步入正轨,才有机会赚到钱。而在那之前,你只能不停地产出,不停地赌。赌赢了,就是财富自由,赌输了,无非是再转头去做下一个解说视频。
几乎不存在什么试错的成本,加上产出效率也快得惊人,不需要你花太多精力去管理账号,这也是很多人在短时间内涌入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
网友分享的自己刚开始做电影解说短视频时的收益 图源:知乎用户@七姥爷
相比之下,更大的争议总是来源于这类短视频的受众,和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爱好者,二者之间的矛盾。
这其实是一个很难讨论出结果的问题。热衷于观看这类短视频的观众,会认为自己压根没有时间去观看一部完整的电影。他们只希望能通过短视频,快速获取到电影的剧情脉络,从而能在日常社交时,和他人找到些共同话题。
也有人会选择用观看电影解说的方式,为自己选片的过程避雷。毕竟,世界上每年都会诞生成百上千部电影,正常人不可能把每部电影都认真看完。如果短视频能帮助他们有效避雷,或者接触到一些平时不太会关注到的冷门佳作,那倒也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片方法。
但对于广大资深电影爱好者们来说,大量劣质电影解说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已经侮辱了电影这门独特的影像艺术。在他们看来,一部电影不光有着最基础的剧情,拍摄时的灯光布局、某句台词的深层含义、角色的某个细微表情变化,这些影片中的细节,只有真正认真观看完电影的观众,才能深切体会到。而且,电影本身也是制作团队花费巨大心血才拍摄完成的,观众自然也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观影的过程中。但电影解说短视频的出现,完全破坏了这样一个神圣的观影过程,让看电影变成了一种廉价的娱乐消遣。
编剧张小北对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批判
即便抛开这些观众之间的争议不谈,电影解说类视频风靡后,损失最大的,说到底还是影视作品的版权方。
2021年4月,73家影视机构和500多名艺人,联合发起了对短视频侵权行为的抵制活动。
同年6月3日,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频大会上,以爱优腾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联合声讨了短视频平台和B站。理由是这些平台上存在着大量未经授权的影视作品,以及相关的剪辑、解说二创。
最终到了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终于正式发布了新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其中第92、93条,分别禁止了如下的短视频制作行为:
“违规播放国家尚未批准播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的片段,尚未批准引进的各类境外视听节目及片段,或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视听节目及片段的。”
“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
从积极的一面上来说,这些抵制和声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短视频平台上那些见不得光的违规侵权行为,起到了遏制甚至是灭杀的效果。如今,你几乎很少再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未经授权发布的国产影视剧的二创作品。
不仅如此,就在不久前,爱奇艺还和抖音达成了合作,双方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方面展开探索。也就是说。今后只要是获得爱奇艺官方授权的抖音内容创作者,依旧可以发布正版影视剧的二创作品,甚至还会得到官方的推广。
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现在你在抖音上搜索一些热门的正版电影和剧集,除了会出现对应的解说视频外,视频标题的上方,还会附带官方授权的观看地址,或者是爱奇艺APP的下载链接。显然,通过这些链接,爱奇艺和抖音就可以将观看解说视频的观众,引导向官方的正版视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版权方、短视频平台和内容创作者,都能从中获益。
点击链接就可以跳转到正版资源进行观看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快手上。观众可以点击解说视频中的链接,跳转到快手官方的影视资源库,这里不光有着“豆瓣”式的详细影片介绍和观众评价,而且你只需花费一笔并不算贵的会员费,就可以直接观看完整的正版资源。此外,快手也提供包括咪咕视频在内的其他影视平台的跳转链接,观众可以在等待完一段广告后,免费观看完整的原版视频。
确实有点“豆瓣”内味儿了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做法,的确让短视频平台、版权方和观众,这三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巧妙的平衡。观众有正版看,短视频平台和版权方有了流量,大家互利共赢,无疑是件好事。
但前面也说了,这些只是事情积极光明的一面。实际上你也能看到,在《细则》发布后的近一年时间里,虽然国产影视剧的违规二创行为,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国外那些无法进行正版维权的影视作品,却反倒变本加厉地成了劣质电影解说视频孵化的温床。
既然国内的电影不让随便解说,那自然就有更多人会去解说国外的电影。国外的版权方无法追究国内视频作者的侵权行为,加上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普遍不具备过审的可能,《细则》也没有规定不让解说这些国外电影,这明摆着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很多人就带着这样的想法,投身到了电影解说这个行业中。
甚至可以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到详细的教程
硬要追究的话,早在中文互联网刚刚发展起来的年代里,解说国外电影就已经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行业。当时各类视频创作者的工作,无非也就是把电影原本的剧情,用自己的方式复述一遍。
但和如今千篇一律的AI合成配音不同,这些古早的电影解说视频,一般都会被创作者融入自己鲜明的解说风格,以及对影片剧情独特的思考和见解。这和原封不动地照着画面说剧情,完全可以说是两码事。所以,这些视频在当时毫不意外地走红了,并且即便到了现在,也经常会有人把它们翻出来回味。
我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电影解说,是当初在优酷上吐槽各种奇葩烂片的老湿
说到底,为什么我们现在特别讨厌那些AI配音的电影解说视频,讨厌流水线上孵化出来的电影解说号。本质上还是因为,它们既没有向观众输送任何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作为内容创作者所应该具备的独特的个性表达。
它们是某种没有被寄托任何想法的内容创作,就好像有人把一堆新鲜的食物,用搅拌机打成一摊烂泥,然后再告诉你营养价值完全没有流失一样。
最终,等到你看过了几百几千条类似的电影解说视频后,你成了和这些流水线视频一样,毫无情感的流水线工人。你的任务,就是在看完这段视频后,继续将手指往上滑,等待下一个解说视频的出现。
所以,你还记得上一个“小美”和“大壮”,到底长什么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