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大网红:封神还是封杀 都在一念之间

2023年12月30日 15:08 次阅读 稿源:金错刀 条评论

回顾2023年,总结一个关键词就是:逆袭。很多普通人,一夜之间被泼天的流量击中,甚至连命运也就此改变。比如以真诚善良走红的导游小祁,四处打假的B太。甚至吃个饭、对口型唱个歌也能一夜疯狂涨粉。对比去年的谷爱凌、刘畊宏,今年的新晋网红,普遍有一个特点:更草根。



成为全网出圈的超级网红,不是他有某种优秀到不可替代的特质,而是与网友们更有精神共鸣、甚至是寻求精神寄托的代表。

不过,普通人标签成就了他们,却也能毁掉他们。

很多人一夜之间,却因为各种原因又很快翻车。比如一夜被封的秀才、口碑翻车的于文亮。

走上巅峰,坠下神坛,不过一瞬而已。

黄老师:

“挖呀挖”爆火,却难逃昙花一现

今年五一,和假日游一样火爆的,还有一首魔性儿歌“挖呀挖”。

因为这首歌,一位美女凭借甜美清纯的长相,在一众短视频中脱颖而出,一夜之间圈粉百万。


从一名普通的儿歌老师,到如今有大批拥趸的网红,黄老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人生逆袭。

然而渐渐地,大家发现黄老师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单纯”,相反还有点“市侩”。

原因是,爆火之后,她很快就上齐变现三件套:更视频、开直播、要打赏。

直播时,不仅变相和网友要礼物,看到壕气粉丝狂刷大额礼物时,一度笑得合不拢嘴。


雪上加霜的是,曾经让她爆火的甜美长相,也被网友拉下神坛。

一次,黄老师配合家乡文旅局拍摄宣传视频时,因为没有滤镜加持,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和直播间里青春甜美的形象有所出入。很多人大失所望,纷纷要求“退还打赏”。


此后黄老师的视频更新,也被人嘲“太过单一”,不知道是不是舆论压力太大,黄老师的微博账号已经显示“用户不存在”了。

“天上掉馅饼并恰好砸中自己”,显然,黄老师是普通人,流量来得太猛,在享受公众人物流量利好的同时,但能力却显然不太匹配。

所以,黄老师人设崩塌,是大众自己心中的期待扑了空。

一个人如果没有实力强大到驾驭运气时,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也会很容易失去。

导游小祁:

一夜涨粉百万,顺便颠覆一个行业

好到简直像个“傻子”的导游小祁,今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导游的“精明”印象。

他今年的火极其意外,但来势汹汹——网红界最新“速度王”横空出世。

今年六月,结束新疆之行的旅游博主发布了一条2分钟视频,对这些天负责接待的导游祁秦发出了“太傻”的感慨。


别的导游带游客疯狂买东西,他却拼命劝大哥不要乱买纪念品;

别的导游可能因为游客的要求而不耐烦时,他却像保姆一样周到:一路上照顾孩子、准备安全座椅、搬行李、还买雪糕买干果买水果。

只用了一天的工夫,粉丝就从600多涨到300万。


对于习惯了出门在外斗智斗勇的中国游客来说,主打一个真诚的“向导小祁”,精准是抓住大家的命门。

无数网友涌入他短视频账号留言:“别人都是导购,你才是真正的导游。”

连带新疆都跟着火了,甚至有游客说,原本计划去其他地方旅游,但因为他选择改变目的地去新疆,订单直接排到了10月,也要等着他。

而小祁视频里最感人的一幕,则是他爬山越岭捡回摔在地上的无人机。

爬得裤子上全是泥,第一句话却是“无人机坏了公司可以报销,但你们拍的照片不能丢”。


如今越来越多的导游,为行业“洗白”的正确姿势,就是卷游客体验。

我们如此期待的,不止是人与人之间的朴素善意,还是旅游业的服务精神。

B太:

被官方“认证”的打假网红

打假网红在今年并不罕见,但能量如此巨大的,恐怕只有B太了。

被央视报道评为新闻周刊人物。


被不少城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或文旅局邀请,从探店打假升级为“探城”。


淄博爆火就有他的一份功劳。一个反映淄博人民公道做生意的视频,收获了超400万点赞。


他的能量甚至大到了在“突击”大连时,令大连的相关人员如临大敌,全城提防。


然而在此之前,他也只是个普通的美食博主。一次在买榴莲时被店家缺斤少两,意外发现了大众痛点。从那以后,B太开启了一系列打假视频,粉丝数量暴涨至2400万。


有人叫好,也有人认为他是无利不起早。

其实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打假网红是否做好了本职工作,才是更该被注意的内容。

可以看到,被打假网红实锤的不良商贩,接连被“黄牌警告”。


南昌的瑶湖里夜市,被打假网红发现缺斤少两后上了热搜,夜市经理迅速号召所有摊贩都拿出不规范的秤,上演了一场“砸秤”大戏,此后统一用标准秤。


B太走访辽宁鞍山的“梦想之家”后,柏剑老师几天时间就收到了大量善款,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负债问题。

打假网红因“惩恶扬善”爆火,也因爆火而更能“惩恶扬善”。

泼天的流量如果是这样被利用,应该是件好事。

秀才:

大妈收割机,又一夜凉凉

今年最大的反转,非秀才莫属。

一个农村小伙,2020年开始接触网络,频繁上传作品,作品内容多为对口型唱歌。

几年来,积累超过1200万粉丝成为顶流网红,加上直播打赏,他在这几年赚了个盆满钵满。

有人给他总结了一套标志性动作:惊讶、羞涩笑、握拳捂嘴、舔嘴唇、挑眉、歪头笑、撩头发……


这套动作,深深拿捏了大妈粉丝。秀才的粉丝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是女性,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人数占比接近百分之八十,喜欢她的都是中老年妇女,为此他有“中老年妇女收割机”的称号。

曾有报道,一个72岁的老太太,不远千里从吉林坐火车到安徽,只为见秀才一面,见不到不罢休。


然而,秀才坐上顶流没几天,突然账号被封,销声匿迹至今。有人形容为“红得稀里糊涂,凉得莫名其妙”。

关于秀才被封杀,原因有两个。

一是“曾被大妈举报欺诈51万”。


二是税务问题,有关部门表示接到了举报。

中老年人,无论男女,普遍存在感情缺失的巨大需求,这种现象正是滋生出“秀才”“一笑倾城”等网红乱象的土壤。

人在巨大的名利面前,如果吃相太难看,终究难逃被贪婪反噬的结果。

网红老师张雪峰:

爷我给你笑一个

中国有很多网红老师,但张雪峰绝对是最敢说的一个。

这些年来,他一张嘴,总是在反复地砸人饭碗。

今年6月,有一名家长在直播中向他咨询,声称自己孩子想报新闻专业。

张雪峰听后连忙表示,闭着眼睛随便摸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甚至说:“要是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把他打晕换专业。”


此话一出,相关专业的大佬坐不住了,说他“害人不浅,误导公众”。

前不久在回答另一位家长的问题时,张雪峰又曝出一句更扎心的言论:“文科都是服务业,什么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就是‘爷我给你笑一个’,‘爷买一号链接吗’”。


他的讲课风格和言论,无不彰显他是个流量高手。

对此,他也毫不避讳:“我追流量就是为了增大教育的声量。”

他的出圈密码,核心在于公开了很多学校不会教授的另一种教育,那就是让更多人,尤其是象牙塔中的学生们,看见现实。


有人觉得他在制造和贩卖焦虑。

然而更多时候,焦虑本就存在,他只是赤裸裸地把它们呈现在学子面前。

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关于他的数个争议热搜里,他总是能获得舆论支持。一名知乎网友评论:“张雪峰是我见过头一个靠讲真话活着的人。”

真话难听,但总需要有人去说真话。

李佳琦:

抖音第一网红,走不出花西子的阴影

一句“哪里贵了”,让李佳琦彻底站在了打工人的对立面,自此抖音一哥也被拉下神坛。


在花西子事件之前,李佳琦的人设和口碑,都是直播界当之无愧的王者。

在粉丝眼里,他是草根逆袭的成功代表。

365 天他能播 389 场,每场 6 小时以上。他也曾一场试了超过 400 支口红,直到嘴唇蜕皮,粉丝建议他停止上嘴,用手臂代替,他会说不用心疼我,这是我的工作。


曾经有粉丝表示喜欢某高奢化妆品,但需要两个月的工资。他会说,不一定最贵的就是最好的,我们也有很多平替适合猪猪女孩。

当他站在打工人的角度为粉丝考虑时,消费者给予信任,让他站稳了一哥的地位。

在“所有女生”的追捧下,李佳琦一年净收入超过18亿,日均收入达到508万,一年的收入超过了90%的上市公司业绩。

但当他让粉丝找找自己原因,反思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时,就已经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


所以即使这件事已经过去几个月,但李佳琦还是很难从花西子的阴影里走出来。

今年双十一李佳琦遭遇滑铁卢可谓相当明显:GMV缩水、产品空瓶、退货率高企、底价协议等负面传闻,让他一次次处于风口浪尖。


最近,甘肃青海遭遇地震灾情严峻,李佳琦捐款500万,却陷入非议。

有人认为李佳琦500万捐少了,还有人觉得李佳琦捐款,只是在“洗白”之前的花西子事件。

逼捐自然是错的,但这也从侧面看出,李佳琦确实伤了不少消费者的心。

流量是把双刃剑,指向何方全靠主人怎么使。

疯狂小杨哥:

花3000万口碑逆袭,背后有高人

小杨哥的2023年,堪称冰火两重天。

先是“三只羊网络”的业绩再创新高,有专业机构分析,今年三只羊网络的带货产值将超过300亿,综合服务收入将高达15亿,税收将突破4.5亿。


但与之伴随的,却是小杨哥一直挥之不去的“争议”。

先是卷入了李佳琦和京东的“底价协议”事件,小杨哥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紧随其后直播间产品再次打假,王海在锤李佳琦卖假和田玉的时候,还捎带上了小杨哥。

没过多久,小杨哥的“徒弟”,主播“红绿灯的黄”因为不雅直播,被合肥市监管部门点名批评。


网友们还扒出了小杨哥过往的一大堆“黑历史”,还带出了一个话题#小杨哥被指直播时低俗言论比徒弟更甚。

在各种负面新闻缠身的情况下,小杨哥搞了一场演唱会,直接口碑逆袭。


演唱会开始前,小杨哥几次承诺:不卖票、不带货,礼物打赏也要关掉,还会送冰箱、平板、电瓶车,原因是“回馈兄弟们”。


小杨哥像直播时打破商品低价一样,打破“演出行业暴利现状”,再次帮他自己立稳了人设。

关于“低俗直播”的争议,也随之慢慢被淡化,且演唱会后小杨哥大号涨粉80万,小杨臻选账号涨粉400万。

一场演唱会,口碑流量双打爆,不得不承认,玩情绪小杨哥是专业的。

董宇辉:

风口浪尖,身不由己

大部分人都不会排斥流量,但有很多人会反感流量到来的方式。

被迫成为年末大戏主角的董宇辉,看到持续霸榜一周的东方甄选热搜,内心或许充满了无奈。

没人能想到,“文化人”的内斗如此朴实无华,小作文究竟出自谁之手的讨论,就足以燃爆火药桶。

没人能想到,“文化人”也有雷霆手段,短短一周就做出了多个任免决定,最终“去孙留董”,迅速平息了巨大争议。


只是从始至终,身为主角之一的董宇辉,能做的却不多。

被架在火炉上烤时,他的回应是改抖音账号上的签名——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当东方甄选遭受舆论猛烈攻击,粉丝数量和市值双双下滑时,他和俞敏洪一同现身直播,却被粉丝们发现“眼里没有了光”。


东方甄选的“去董宇辉化”行动,这次没能成功。而被该行动波及颇深的他,到头来还需要在直播间再三承诺,会继续留在新东方,留在东方甄选。

新东方和东方甄选,还有什么让他眷恋的东西?

对于从来不想只是做个带货主播的董宇辉,此处真正还值得眷恋的,或许是过去的自己,不论是利益、情怀还是理想。

一个太想做自己的人,总是难以利用好凶猛的流量。

但是好是坏,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卖崽青蛙:

最心酸的城市顶流,越火越扎心

今年最火的城市顶流,竟然是一只丑萌的青蛙。

它围着一块方巾,耷着嘴角,睁着没什么神采的大眼睛,提溜着一串青蛙气球走街串巷,火遍全国很多城市。


这些卖崽青蛙表面是卖气球,实际是在卖艺,尤其擅长卖梗。

像“生活所迫,卖儿卖女”的招牌,自带黑色幽默。


他们遇到路人会礼貌互动,跺脚敬礼是他们的招牌动作,一度出现人传人现象。


不仅如此,在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着各种青蛙迷惑行为大赏:

有在地下停车场“产崽”的青蛙。

‍‍‍‍‍‍‍‍‍‍‍‍‍‍


有几只青蛙通过唱跳 RAP的形式来抢地盘。


除此之外,你还能在各种想象不到的地方遇到他们,酒吧、学校、广场舞。

就连这套青蛙人偶服,每月卖上万件,有人靠它月入百万。

毫无疑问,青蛙大军已经是中国顶流了。

不仅如此,这群只在中国出没的青蛙,甚至火到国外。

一个路人随手拍的青蛙视频,上传到 tiktok 上,获得了全球 1500 万网友的点赞,相关视频也都是百万点赞。


只是,这场青蛙的狂欢,随着一次“落网”而变了味。

人们猝然发现“落网卖崽青蛙”背后的残酷真实 ,里面可能是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可以能是为家奔波的中年人。


戴上头套,卖崽青蛙上一场流量的狂欢,摘下头套,“卖崽青蛙”里装的都是普通人的心酸。

花花:

国宝一出手,让成都挤爆了

一致

今年三月,全国人民的心都被一只大熊猫俘获了。

熊猫花花火翻全网,人气堪称熊猫界顶流明星,有人甚至为了看花花爬上了树。


由于早产,花花比别的熊猫小只,且没有脖子外加小短腿,坐下来像一团三角包饭。

官方介绍牌对花花的形容是,“短胖炸毛、行动缓慢、不擅长爬树”。

但就是这样一只在熊猫界缺点颇多的熊猫,在人类看来哪哪都是优点。

今年五一,在“顶流女明星”熊猫花花的带动下,26.4万游客参观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登上了全国十大热门景点第二位。


花花的爆火,不光带动了成都,甚至让国宝家族重回顶流。

日本的香香,返回中国时大批粉丝送行;美国的丫丫,全网24小时直播等着他回家;韩国的福宝,拥有了全世界最多的玩具...


时代在换,玩法在变,网红也在变。

但熊猫经济的风口,一直都在,谁抓住了粉丝和流量,就能一飞冲天。

结语:

2023年,并没有什么新的超级网红诞生。

受短视频洗礼多年,观众发展出了各自明显的喜恶,信息茧房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每个网红的诞生几乎都伴随着争议,真正的爆火出圈和受大众认可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盘点到最后,反倒是玩偶、动物,带给了人们最纯粹的感情。

言多必失,不会说话的它们,塌房的风险自然趋近于零。

然而那些被封神或被封杀的网红,真的只是因为自己的言行吗?真的只是因为处理不好汹涌的流量吗?

网红的根基是粉丝,成于粉丝的幻想,也败于粉丝的幻想。幻想往往一戳就破,封神的途中,就已经埋下了毁神的定时炸弹。

反过来说,看网红的起伏,也是在看自己的幻起幻灭,认清自我。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使用教程

对文章打分

2023年十大网红:封神还是封杀 都在一念之间

2 (18%)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