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国际天体物理学团队在分析某些星团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月报上,这项发现挑战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只不过这项发现在专家中是存在争议的。
该团队主要研究了疏散星团(open star clusters),它们是由几十到几百颗恒星组成的松散组合,存在于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中。当成千上万的恒星在短时间内在巨大的气体云中诞生时,就会形成疏散星团。
当它们“点燃”时,银河系的新来者吹散了气体云的残余物。在此过程中,集群大大扩展。这形成了几十到几千颗恒星的松散结构。星团由作用在它们之间的微弱引力保持在一起。
来自波恩大学亥姆霍兹辐射与核物理研究所的帕维尔·克鲁帕(Pavel Kroupa)教授解释道:“在大多数情况下,疏散星团在解散之前只能存活几亿年”。在演变过程中,疏散星团经常失去恒星,这些恒星积聚在两个所谓的“潮汐尾”(tidal tails)中。当它穿过太空时,其中一条尾巴被拉到星团后面。相比之下,另一个“潮汐尾”则像带头人一样带头。
亥姆霍兹辐射与核物理研究所的扬·普弗拉姆·阿尔滕堡(Jan Pflamm-Altenburg)博士解释道:“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颗失落的恒星最终会出现在哪条尾巴上,这是一个偶然的问题,所以两条尾巴应该包含大约相同数量的星星。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第一次能够证明这不是真的:在我们研究的星团中,前尾总是在星团附近包含比后尾更多的恒星”。
当数百万颗恒星靠近星团开始,直到现在也几乎不可能确定谁会加入某个“潮汐尾”。该论文的合著者特丽莎·杰拉布科娃(Tereza Jerabkova)表示:“为此,您必须查看每个对象的速度、运动方向和年龄。到目前为止,我们附近已经调查了五个疏散星团,其中四个是我们自己调查的。 当我们分析所有数据时,我们遇到了与当前理论的矛盾。来自欧空局盖亚太空任务的非常精确的调查数据对于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相比之下,观测数据更符合专家中首字母缩略词 MOND(“修正牛顿动力学”)的理论。 “简而言之,根据 MOND 的说法,恒星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门离开一个星团,”Kroupa 解释道。 “一个通向后方的潮尾,另一个通向前方。然而,第一个比第二个窄得多——所以恒星不太可能通过它离开星团。另一方面,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预测两扇门的宽度应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