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某些星团似乎没有遵循目前对艾萨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这项研究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分析了疏散星团,这些星团是在一个巨大的气体云中,在短时间内诞生成千上万的恒星时形成的。
随着恒星的诞生,它们吹走了气体云的残余部分,导致星团膨胀,并形成一个由几十到几千颗恒星组成的松散阵型,被微弱的引力固定在一起。
随着星团的溶解,恒星积聚在两个“潮汐尾巴”上:一个被拉到星团后面,另一个被推到前面。
波恩大学亥姆霍兹辐射与核物理研究所的Jan Pflamm-Altenburg博士解释说:“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颗丢失的恒星最终会出现在哪条尾巴上,这是一个机会问题。因此,两条尾巴应该包含大约相同数量的恒星。然而,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能够首次证明这不是真的:在我们研究的星团中,前尾部总是包含比后尾部明显更多的星团附近的恒星。”
论文的共同作者Tereza Jerabkova博士解释说,要确定哪些恒星属于哪条尾巴是非常困难的。
Jerabkova说:“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看看这些天体中每一个的速度、运动方向和年龄。”他设法开发了一种方法,首次利用欧洲航天局盖亚任务的数据准确地计算了这些恒星。
当研究人员查看这些数据时,他们发现这些数据不符合牛顿的重力定律,反而更符合一种叫做修正的牛顿动力学(MOND)的替代理论。
“简单地说,根据MOND,恒星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门离开一个星团,”亥姆霍兹辐射与核物理研究所的Pavel Kroupa 教授博士解释说。“一个通向后方的潮汐尾巴,另一个通向前方。然而,第一条比第二条窄得多--因此,一颗恒星通过它离开星团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牛顿的引力理论预测,两个门应该是相同的宽度。”
研究人员模拟了根据MOND理论预期的恒星分布,发现它与他们在盖亚任务的数据中观察到的情况很吻合。
在模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Ingo Thies博士解释说,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需要依靠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因为目前还没有数学工具来对MOND理论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模拟结果也与盖亚数据相吻合,即星团通常存活多长时间,这比根据牛顿定律的预期要短得多。
Kroupa说:“这解释了一个长期以来一直为人所知的谜团。也就是说,附近星系中的星团似乎比它们应该消失的更快。”
MOND理论是有争议的,因为对牛顿引力定律的修改将对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尽管它们将解决宇宙学面临的许多问题。
来自波恩大学的团队现在正在研究新的数学方法,以创建更精确的模拟。
来自布拉格查尔斯大学、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斯特拉斯堡天文台、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STEC)、伊朗基础科学高级研究所(IASBS)、中国科技大学、拉古纳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参加了这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