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达尔文似乎错了。《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对 429 种哺乳动物的分析显示,只有 45% 的哺乳动物的雄性比雌性大。几乎同样数量的物种(39%)的性别大小基本相同。在 16% 的物种中,雌性比雄性大。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普渡大学进化生物博士后卡亚-托姆巴克(Kaia Tombak)说:"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惯性,那就是大男性叙事,但这种叙事只是基于达尔文的挥手声明,证据并不真正支持这种说法。这种说法长期存在,可能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偏见,即倾向于从男性视角看待问题。"
两只在肯尼亚平原上游荡的阿拉伯大羚羊。大多数牛科动物的雄性都比雌性大,但比萨大羚羊的体型差别不大,而且雌雄都有角。图片来源:Kaia Tombak
在一次在线研讨会上,托姆巴克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开始讨论在雌雄体型相同的物种中,形成雌雄攻击性的因素。没有人知道答案,所以 Tombak 决定研究一下。但她很快意识到,她必须先解决另一个问题:缺乏可靠的数据,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物种的雌雄体型相同。她在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担任博士后期间,开展了一项长达近三年的"COVID 激情项目"。
Tombak 发现,过去大多数比较男女体型的研究都只考虑了男女的平均体重。然后,作者根据他们为确定是否存在差异而设定的临界值得出结论。"这太武断了,"Tombak 说。几乎所有这些论文都强化了达尔文的观点,即哺乳动物物种中雄性比雌性大。"
托姆巴克和她的同事确实发现了一篇论文,其作者得出的结论明显与趋势相反:这是生物学家凯瑟琳-拉尔斯(Katherine Ralls)1976 年的一项研究。她研究了哺乳动物类群的体型模式,发现大多数物种并没有表现出极端的性别体型二形性,而且体型较大的雌性动物也出奇地常见。然而,她的发现经常被忽视或误解,托姆巴克说。"那时,关于雄性体型较大的说法已经流传了 100 年,所以一直延续了下来。"
托姆巴克和她的同事们开始通过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来填补空白,他们经常翻阅几十年前发表的"晦涩难懂"的论文,她说。他们不仅要寻找有关两性体型的平均值,还要测量围绕平均值的方差,以便应用统计检验来确定一个物种是否真的存在二态性。
托姆巴克发现,过去有关这一主题的大多数研究也偏重于食肉动物、灵长类动物和有蹄类动物等有魅力的物种。为此,她和同事们对 16 个哺乳动物目中各占 5% 的物种进行了采样,每个目至少包含 10 个物种,从蝙蝠到啮齿动物不等。他们还对另外一个目,即包括鼹鼠、鼩鼱和刺猬在内的Eulipotyphla目中3.8%的物种进行了采样。
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体型相似的哺乳动物物种几乎和雄性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物种一样多。托姆巴克说,这一观察结果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0 世纪 70 年代,拉尔斯提出了"大母亲"假说,即体型较大的雌性可能更有能力培育出成功的后代。不过,这一观点仍有待探讨。
斯德哥尔摩大学进化生物学家马林-阿-金(Malin Ah-King)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发现将影响"未来研究的方向,以及应该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她说:"对有关性别差异的普遍假设的质疑和重新评估是一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我称之为'雌性转向'。人们对雌性的看法已经[改变],而且仍在改变,不再是被动、腼腆和只与一只雄性交配,现在,在哺乳动物中,雌性一般比雄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