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烯于 1985 年被发现并获得诺贝尔奖,它是一种稳定的碳分子,由于其在太空中的存在和运输复杂分子的潜力,可能有助于了解宇宙的有机物质组织。上图描述了行星状星云 M57 的中心,由天文摄影师罗伯特-根德勒博士和约翰-波兹曼拍摄。图片来源:NASA/ESA
这些分子是 1985 年在实验室中发现的,11 年后,他们的三位发现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从那时起,许多观测证据都证明了它们在太空中的存在,特别是在像太阳一样大小的老恒星周围的气体云中,这些气体云被称为行星状星云,是恒星生命末期从外层排出的。
由于这些分子高度稳定且难以破坏,人们认为富勒烯可以充当其他分子和原子的笼子,因此它们可能将复杂的分子带到地球,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动力。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对于了解宇宙中有机物质组织的基本物理过程非常重要。
光谱学对于搜索和识别太空中的富勒烯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原子和分子在光线中留下的化学足迹,光谱学使我们能够研究构成宇宙的物质。
这些光谱显示了表明富勒烯存在的光谱线,但同时也显示了更宽的红外波段(UIR,英文缩写),这些波段在宇宙中被广泛探测到,从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到遥远的星系。
领导这项研究的 IAC 研究员马尔科-戈麦斯-穆尼奥斯(Marco A. Gómez Muñoz)解释说:"导致这种广泛存在于宇宙中的红外辐射的化学物质的鉴定是一个天体化学之谜,尽管人们一直认为它很可能富含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碳。"
为了识别这些神秘的波段,研究小组重现了行星状星云 Tc 1 的红外辐射。对发射波段的分析表明,其中存在无定形氢化碳(HAC)颗粒。这些处于高度无序状态的碳和氢的化合物在垂死恒星的包层中非常丰富,可以解释这个星云的红外辐射。
"我们首次将从实验室实验中获得的HAC光学常数与光离子化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再现了富勒烯含量非常丰富的行星状星云Tc 1的红外辐射",论文共同作者之一、IAC研究员Domingo Anibal García Hernández解释说。
对于研究小组来说,HAC 和富勒烯同一物体的出现支持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富勒烯可能是在尘粒被破坏的过程中形成的,例如与紫外线辐射的相互作用,而紫外线辐射的能量要比可见光高得多。
有了这项成果,科学家们为未来基于实验室化学和天体物理学合作的研究开辟了道路。戈麦斯-穆尼奥斯总结说:"我们的工作清楚地表明,跨学科科学和技术在推动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化学的基本进步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