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獴使用两种不同的叫声互动方式来保持与同伴的交流。有时,狐獴的叫声只是传递信息,而有时,它们会与邻居交换叫声。康斯坦茨大学集体行为高级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Advanced Study of Collective Behaviour)和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Animal Behavior)的研究人员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详细介绍了这种行为。
研究人员发现,狐獴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声进行交流:"近距离对话"用于互动交流,"短音"用于广播它们的存在而不期待回应。这些发现来自同步音频和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凸显了声音交流在维持狐獴群体凝聚力和安全方面的重要性。资料来源:Vlad Demartsev
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论文集 B》上。
图片来源:Vlad Demartsev
猫鼬是群居动物,几乎整天都在活动。它们在行走或奔跑时会发出一系列连续的声音。研究人员已经破译了野生猫鼬如何利用其中两种声音。
第一声"亲密呼唤"就像是动物之间的呼唤与回应。当一只狐獴发出叫声时,邻近的狐獴很可能会回应,"卓越集体行为集群的博士后研究员弗拉德-德马采夫解释说,"而第二种叫声被命名为'短讯',它宣布'我在这里',但并不一定会得到交流伙伴的直接回复"。
考虑到在一大群人面前宣布消息时,信息流大多是单向的,演讲者和听众之间没有真正的交流。德马采夫解释说:"不可能与 20 个人进行对话,所以我们通常一次只与一个伙伴交谈。近距离说话就是这种交流伙伴之间的交流,而简短的发声更像是针对整个小组的广播或公告。"
图片来源:Vlad Demartsev
德马采夫与阿丽亚娜-斯特兰堡-佩什金以及苏黎世大学的合作者一起,在南非卡拉哈里研究中心为几组狐獴安装了项圈。项圈连续记录音频数据,GPS位置每秒采样一次。通过这些项圈,研究人员获得了同步录音,可以看到哪只动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出了什么声音。
研究人员为整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发声时间表,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看到,当发出近距离呼叫时,附近邻居在不到半秒的时间内做出回应的概率非常高。但当我们发出短促的音符时,就没有这种模式了。所有的呼叫几乎都是同时发出的,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Strandburg-Peshkin 补充说:"归根结底,通话并不是单一的孤立事件,而是群体成员之间持续不断的交流。因此,研究互动的时间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通话是如何使用的,以及通话的功能是什么。"
保持群居对狐獴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利用进化出的多种机制来避免走散。当狐獴单独行动时,被其他群体捕食或骚扰的几率会更高。因此,狐獴一般会非常非常努力地呆在一起。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