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三叠纪鳄鱼近亲表明,伪鳄类主龙栖息在全球沿海地区,大大丰富了我们对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的了解。研究人员在美国内华达州三叠纪法夫雷特组发现了一种已灭绝的鳄鱼近亲新物种。该物种名为 Benggwigwishingasuchus eremicarminis,表明被称为伪鳄类主龙的古代鳄鱼近亲在 2.472 亿至 2.37 亿年前统治了整个中三叠纪全球的海岸线。
泛大拉桑海洋海岸的 Benggwigwishingasuchus eremicarminis换原图。图片来源:Jorge Gonzalez
这项发现在 7 月 10 日发表在《生物学快报》上的一项研究中进行了详细介绍,重塑了我们对恐龙时代早期沿海生态系统的理解。
“这一令人兴奋的新物种表明,伪鳄类在中三叠世期间占据了全球沿海栖息地,”该论文的主要作者、洛杉矶县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研究所所长兼馆长格雷琴·奥古斯丁 (Gretchen Augustyn) 说道。
研究揭示伪鳄类多样性
三叠纪东部泛大洋(包括法夫雷特组)的大多数化石都是海生生物,如菊石或海洋爬行动物,如巨型鱼龙 C. youngorum。因此,新描述的陆地物种 B. eremicarminis 的发现相当出乎意料。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这到底是什么?”波恩大学的共同作者妮可·克莱因博士说道。“我们原本以为会发现海洋爬行动物之类的东西。我们无法理解陆生动物怎么会在如此遥远的海洋中与鱼龙和菊石共存。直到亲眼看到几乎完全准备好的标本,我才确信它真的是陆生动物。”
中三叠世海洋和东部沿海环境中描述的主龙类(黄点)以及泛大拉桑海岸的新物种 B. eremicarminis(红星)的地图。图片来源:Nate Smith
从化石发现中洞察进化
伪鳄类主龙曾在古特提斯洋沿岸的化石层中出土,但这是泛大拉桑洋和西半球的第一个沿海代表,揭示了这些鳄鱼亲属在中三叠世期间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沿海环境中。有趣的是,这些沿海物种并非全都来自同一进化群,这表明伪鳄类(以及更广义上的主龙类)正在独立适应沿岸的生活。
“从本质上讲,看起来好像有一群非常不同的主龙类群体决定在中三叠世试水。有趣的是,这些‘独立实验’中的许多似乎并没有导致半水生群体的更广泛辐射,”史密斯说。
B. eremicarminis 标本 a) 骨骼概览;b) 骨骼颜色编码解释。图片来源:Stephanie Abramowicz 拍摄;尼科尔·克莱因博士绘制
揭示远古适应性和多样化形态
在三叠纪时期,作为“统治爬行动物”的祖龙出现并分裂成两组,其中有两个幸存的代表:鸟类,恐龙的后代,以及鳄鱼(短吻鳄、鳄鱼和恒河鳄),伪鳄类祖龙的后代,例如 B. eremicarminis。虽然今天的鳄鱼非常相似,大多数人会误认为彼此,但它们的古代亲属在大小和生活方式上却大相径庭。B. eremicarminis 及其亲属的进化关系表明,伪鳄类在二叠纪末期大规模灭绝后很快就实现了丰富的多样性——其程度有待在化石记录中发现。
“最近发现的中三叠纪伪鳄类越来越多,这暗示着该类群早期的形态和生态多样性以及实验性活动被低估了。虽然公众对三叠纪的迷恋主要集中在恐龙的起源上,但伪鳄类在中生代初期确实做出了有趣的事情,”史密斯说。
探索 B. eremicarminis 的生态
这一新物种凸显了三叠纪时期这些古代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从像 Mambawakale ruhuhu 这样的巨型动物到最近描述的 B. eremicarminis 这样的小型动物,后者可能长达 5-6 英尺。B. eremicarminis 到底有多长,以及它是如何沿海岸生存的,在过去仍是未知之数。只发现了个体头骨的几个部分,而且关于它如何进食和狩猎的任何线索也同样缺失。更清楚的是,B. eremicarminis 很可能生活在离海岸很近的地方。它的四肢保存完好,发育良好,没有任何水生生物的迹象,如鳍状肢或骨密度改变。
研究小组希望取一个名字来向发现该标本的奥古斯塔山脉的原住民致敬,因此咨询了法伦派尤特肖肖尼部落的一名成员,决定了一个合适的名字。“Benggwi-Gwishinga”在肖肖尼语中意为“捕鱼”,与希腊语中埃及鳄鱼头神索贝克的单词相结合,创造了新属名 Benggwigwishingasuchus。种名 eremicarminis 翻译为“沙漠之歌”,以纪念 NHMLAC 的两位支持者,他们对西南地区的古生物学和歌剧充满热情。因此,全名大致翻译为“渔夫鳄鱼的沙漠之歌”。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