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揭示了伦勃朗在旷世巨作《夜巡》中使用独特的硫化砷颜料产生金色效果的技术,并将这些颜料与其他颜色相结合,增强了作品中的金色细节。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颜料选择有历史证据为证,凸显了伦勃朗为在其杰作中呈现丰富而富有光泽的色彩所采取的创新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伦勃朗在"夜巡"中使用了特殊的硫化砷颜料来制作"金色"颜料。
荷兰皇家美术馆(Rijksmuseum)和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UvA)的化学家们首次确定了伦勃朗是如何使用特殊的硫化砷颜料创造出"金色"颜料效果的。利用先进的光谱学技术,他们还原了伦勃朗著名画作《夜巡》中副阿尔卡尔(黄色)和半无定形副阿尔卡尔(橙色/红色)颜料的复杂细节。
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他们得出结论:伦勃朗有意将这些特殊的硫化砷颜料与其他颜料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金色的光泽。
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遗产科学》(Heritage 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论文作者是弗里德里克-布罗尔斯(Fréderique Broers)和诺什卡-德-凯瑟(Nouchka de Keyser),他们是阿姆斯特丹大学范特霍夫分子科学研究所(UvA's Van 't Hoff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Sciences)的博士研究生,也是莱克斯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他们的结论是,伦勃朗使用了相当不寻常的颜料组合来描绘威廉-凡-鲁伊腾布奇中尉所穿的双层袖子和绣花水皮大衣上的金线。他是射击连前方两个中心人物中的右边一个,与弗兰斯-班宁克-科克上尉(Frans Banninck Cocq)同行。
砷硫化物颜料的发现是在大型研究项目"守夜行动"中进行的,该项目于 2019 年启动,并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对画作进行的全 X 射线荧光(MA-XRF)扫描已经发现,范-鲁伊腾布奇的部分服装中存在砷和硫。研究人员据此推测,画中存在众所周知的硫化砷颜料--雌黄(黄色)和雄黄(红色)。但对从画作中提取的两个微小颜料样本进行的详细研究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结合光学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学、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粉末衍射的高科技分析表明,画中存在更不寻常的硫化砷成分--帕拉瑞尔加(黄色)和半无定形帕拉瑞尔加(橙红色)。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涂料样品 SK-C-5_017 的横截面。它显示了黄色、橙色和红色颜料的各种晶体,其精确成分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 X 射线粉末衍射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的。图片由 Rijksmuseum 提供。
历史画作中出现的副褐煤通常被解释为雄黄的老化。然而,由于副雄黄与半无定形的副雄黄分布均匀,而且颜料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研究人员得出了不同的解释。他们认为,伦勃朗为了模仿凡-鲁伊腾伯格衣服上的金色细节,故意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加热黄色副石榴石颜料会形成淡红色的半无定形副石榴石。然后再将其与铅锡黄和朱砂(红色硫化汞)颜料混合,就形成了金色的光泽。
对有关使用硫化砷颜料的历史资料进行的全面审查支持了这一化学解释。在十七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砷颜料的种类似乎比以前想象的要多。这些颜料很可能是通过已知的贸易路线从德国/奥地利和威尼斯运抵阿姆斯特丹的。据报道,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的同代人威廉-卡尔夫(Willem Kalf,1619-1693 年)也曾使用过非常类似的颜料混合物,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认为,伦勃朗有意使用了对二甲苯和半定型对二甲苯,以及铅锡黄和朱红,来制作特殊的橙色"金色"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