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外多家科研单位,揭示了地球大约从20亿年到5亿年前早期生命多样性演化历程。该研究成果于12月20在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该研究通过构建早期地球化石数据库,结合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首次绘制了从20亿至5亿年前约15亿年间的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演化图谱。
结果显示,自大约17亿年前首个确凿的真核生物化石出现以来,其种类虽少但稳步增长;直到约7.2亿年前一场全球性大冰期打断了正常的发展轨迹。
随后,随着气候变暖及氧气浓度上升,物种多样性迅速增加并频繁波动,期间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生物繁荣与衰退现象。特别是6.35亿年至5.8亿年间的一次重大变革之后不久便遭遇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导致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刺胞动物大量消失。
而在此之后,更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如动物)开始快速扩展。尽管如此,在埃迪卡拉纪末期(约5.51-5.39亿年前),它们也经历了两次明显的下降趋势,标志着动物进化史上最早记录的两次大规模死亡事件。
这一发现揭示了地球上早期生命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在多次辐射与灭绝事件后形成了约5亿年前的复杂生态系统,填补了对这一时期生物多样性宏观演化的认识空白。
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