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讶的是,检测糖的神经元也能感知食物质地等机械特性。这一发现表明,我们对味觉的理解比以前想象的更复杂,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打开了大门。
瑞士弗里堡大学的科学家在 Nikita Komarov 和 Simon Sprecher 的带领下发现,果蝇幼虫可以利用嘴里的特殊神经元来检测食物的质地。他们的研究于 1 月 30 日发表在 PLOS Biology 上,揭示了这些位于幼虫外周味觉器官中的神经元含有感知质地的机械感受器。这种能力与无痛基因有关,无痛基因在其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
虽然大多数关于味觉的研究都集中在甜味或咸味等口味上,但食物质地也会影响饮食偏好。例如,有人可能喜欢蘑菇的味道,但不喜欢它们包含韧性的质地。虽然味道感知依赖于化学信号,但质地检测需要机械感觉,目前尚不清楚舌头等味觉器官是否具有这种能力。为了探索这一点,研究人员研究了果蝇幼虫(俗称蛆虫),因为它们的神经系统简单,并且拥有强大的遗传工具。
与新鲜水果相比,幼虫会导航并更喜欢陈旧腐烂的水果。图片来源:Nikita Komarov,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2024 修改,来自 Komarov N 等人,2025,PLOS Biology,CC-BY 4.0
研究人员确定,蛆虫不会吃太硬或太软的食物,但如果食物质地恰到好处 - 相当于几天前腐烂的水果它们就会吃下去。
研究人员假设这种感知食物质地的能力发生在外周味觉器官中,因此选择性地禁用了幼虫口中的味觉神经元。结果,蛆虫失去了对味觉质地的感觉,并尝试吃比它们通常偏好的更软或更硬的食物。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无痛机械感受器基因是这种感觉所必需的。
最后,他们发现蛆虫味觉器官中的 C6 神经元可以感知糖和机械刺激,这意味着同一个神经元可以品尝食物质地和食物物质。因此,味觉和信号整合与其他系统截然不同,需要对果蝇以外的其他动物进行研究,才能充分了解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味觉感知。
作者补充道:“食物质地仍然是整体食物适应度中被忽视的一个属性。我们发现 - 借助果蝇遗传学的力量,至少食物的硬度是整体味觉特征的一个关键方面。令人兴奋的是,感知味觉系统中化学物质的神经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感知质地。”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