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袋鼠胚胎培育完成

2025年02月06日 23:49 次阅读 稿源:cnBeta.COM 条评论

科学家们首次能够通过体外受精(IVF)技术培育出袋鼠胚胎,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能够在数百种面临日益严重灭绝威胁的有袋类动物中复制这一技术。

昆士兰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从东部灰袋鼠(Macropus giganteus)身上采集的卵子和精子成功地复制了自然受精,但这并不是因为袋鼠面临灭绝的威胁。 袋鼠的数量实际上有数百万之多,而且善于生存。 然而,它们的许多有袋类亲戚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栖息地的丧失、道路的发展、热应力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它们的生存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战斗。 因此,科学家们不得不变得更有'创意'一些。

首席研究员安德烈斯-甘比尼(Andres Gambini)说:"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有袋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但同时也是哺乳动物灭绝率最高的国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支持保护考拉、塔斯马尼亚袋獾、北方毛鼻袋熊和利德比特负鼠等濒危有袋动物物种。"

虽然有袋类动物在美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但约有 200 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哺乳动物灭绝率最高的国家,自 1500 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已经丧失了 35% 的独特生物多样性。 考拉、袋熊和袋鼠都是有袋类动物。

在试管婴儿实验过程中,胚胎是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产生的,正如视频中演示的那样,这是一种将单个精子直接注射到成熟卵子中的精细过程。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这种方法似乎并不具有革命性,但有袋动物则完全不同。

甘比尼说:"由于东部灰袋鼠数量过多,我们收集了它们的卵子和精子,将其作为一个模型来改造已经应用于家畜和人类的胚胎技术。获取有袋动物的组织具有挑战性,因为尽管有袋动物是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动物,但对它们的研究却少于家养动物。我们现在正在改进收集、培养和保存有袋动物卵子和精子的技术。 通过开发保存方法,我们旨在保护这些独特而珍贵的动物的遗传物质,以供未来使用,确保它们得到保护。""


精细的工作 这个小过程有望对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

在自然界中,有袋动物的幼崽是天生的早产儿,它们会迁移到母袋内的乳头处,在那里进行外部发育。 这使得这些小动物非常脆弱,因为它们非常依赖于成年哺乳动物。 而利用体外受精技术生产胚胎,在理想情况下可以让科学家保护濒危物种的种群,因为这些物种已经变得过于分散,无法找到配偶,也无法生产基因上可行的后代。

甘比尼说:"虽然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表,但通过持续的合作、资金投入和不断的技术进步,我们希望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培育有袋动物在十年内成为现实。袋鼠胚胎的成功令人深感满足,这是多年培训、研究和合作的结晶。"

因此,对于袋鼠来说,这可能只是一小步,但对于其他濒临灭绝的有袋类动物来说,这可能是一大步。

该研究发表在《生殖、生育与发育》杂志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使用教程

对文章打分

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袋鼠胚胎培育完成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