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在躲避捕食者时会释放一股墨汁烟幕,这一过程不仅能遮蔽视觉,帮助乌贼迅速逃脱,同时,这层恶臭烟雾可能还会扰乱鲨鱼的嗅觉,促使其远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 《G3基因 | 基因组 | 遗传学》(G3 Genes | Genomes | Genetics) 杂志上报告称,乌贼墨汁的主要成分是黑色素,它能牢固地附着在鲨鱼的嗅觉受体上,甚至比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气味分子附着得更牢固。
这一发现表明,乌贼的墨汁可能是进化出的一种特殊化学武器,专门用来干扰鲨鱼的嗅觉系统,降低它们对猎物的感知能力。
不过,科学家们尚不清楚墨汁中的化合物是如何与鲨鱼嗅觉受体相互作用的。因此,研究团队利用三种不同鲨鱼物种的基因数据——包括来斑点皱唇鲨(Scyliorhinus torazame)、小斑点猫鲨(Scyliorhinus canicula)和大白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构建了146种嗅觉受体的三维计算机模型。
模型分析显示,黑色素是乌贼墨汁中导致颜色变深的主要成分,其分子结构和化学特性使其能够牢固附着在鲨鱼嗅觉受体上,甚至比哺乳动物血液中的金属气味化合物还要更具亲和力。这种结合可能会导致鲨鱼短暂失去对猎物的气味感知,促使其避开释放墨汁的乌贼。
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影响可能适用于所有鲨鱼物种。虽然不同鲨鱼在生态环境和捕食策略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通常共享相同的核心嗅觉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