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强大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系统

2025年02月20日 23:56 次阅读 稿源:cnBeta.COM 条评论

中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异常强大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系统,可以让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仔细观察外国资产,尤其是军事间谍卫星。 他们已经展示了该系统从 60 多英里外捕捉高精细图像的能力。

据《南华早报》援引发表在《中国激光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上的一项经同行评审的研究称,如果在低地球轨道上部署这项技术,它有可能分辨出像人脸一样精细的细节。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将多项开创性技术集成到尖端激光系统中,实现了这一突破。 通过在微型透镜阵列上分割激光束,他们在保持宽视场的同时增大了光圈尺寸。 专用激光模块在超过 10 千兆赫的带宽上发射"啁啾"信号,实现了卓越的测距精度。 同时,先进的算法将噪声降低了 10000 倍,使系统能够检测到最微弱的返回信号。


激光系统还集成了实时数字处理功能,使其能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流。

在中国西北部青海湖进行的测试中,这些技术的结合使该系统能够在 101.8 公里(63.3 英里)外精确定位小至 1.7 毫米的细节,测距精度达到惊人的 15.6 毫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研究人员向《南华早报》解释说:"这不仅仅是为了看到卫星,而是为了读取其序列号。在这种分辨率下,可以检测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微流星体损伤,或者识别特定的传感器有效载荷。"

报告称,这一突破使中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远距离成像记录。 2011 年,一家美国国防承包商在 1.6 公里外实现了 2 厘米的分辨率。 此前,中国最好的研究所曾在 6.9 千米外达到 5 厘米的分辨率。


新系统还可以通过超越具有战略意义的 100 千米阈值(地球大气层从这里过渡到太空)来减轻大部分大气干扰。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该系统仍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激光成像质量仍然严重依赖天气,这意味着清晰度会因云层等因素而下降。 其次,该系统在跟踪移动目标方面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因为它需要极其精确的力学原理,而这些原理很难在工程上实现。

不过,如果科学家们能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那么从激光中提取高保真数据的能力将为中国监控其他国家的轨道资产提供重要的战略优势。

对文章打分

中国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强大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系统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