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揭示哺乳动物在小行星撞击前很久就结束了树栖生活

2025年04月02日 10:06 次阅读 稿源:cnBeta.COM 条评论

一项开创性的研究通过分析北美西部有袋动物和胎盘哺乳动物的细小肢骨碎片,发现了这一进化趋势。这些微妙的化石线索表明,哺乳动物可能一直在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出反应,尤其是开花植物的传播改变了地面的栖息地。令人惊讶的是,这种陆地过渡似乎在哺乳动物进化中发挥了比与恐龙直接相互作用更大的作用。

布里斯托大学牵头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许多哺乳动物早在导致恐龙大规模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前几百万年就已经开始在地面上生活。

该项研究于今日(4 月 1 日)发表在《古生物学》杂志上,提出了新证据,表明哺乳动物在白垩纪结束前就开始转向更加以地面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研究小组分析了北美西部发现的有袋类和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微小化石骨骼碎片,特别是肢骨末端。这是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当时陆地化石记录的地区。这些骨骼带有动物如何移动的结构线索,使研究人员能够将它们与现代哺乳动物的肢骨进行统计比较。

布里斯托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首席作者克里斯汀·贾尼斯教授解释说:“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生命在白垩纪末期发生了变化,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在地面上创造了更加多样化的栖息地。我们还知道,树栖哺乳动物在小行星撞击后苦苦挣扎。尚未记录的是,哺乳动物是否随着栖息地的变化而变得更加陆生。”

Dryolestes 是白垩纪兽亚纲的晚侏罗纪近亲。图片来源:艺术家 James Brown,Pamela Gill 友情提供

虽然之前的研究使用完整的骨骼来研究古代哺乳动物的运动,但这项研究是首次使用小骨骼元素来追踪整个群落的变化。该团队使用了来自纽约、加利福尼亚和卡尔加里的博物馆藏品的统计数据来分析这些微小的化石。

贾尼斯教授补充道:“对于白垩纪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来说,植被栖息地比恐龙的影响更为重要。”

证据是从兽亚纲哺乳动物(包括有袋类和胎盘类)的骨关节碎片中收集的。该团队的方法不适用于当时常见的多瘤齿兽等更基础的哺乳动物,因为它们的骨骼不同。

贾尼斯教授说:“我们很早就知道,哺乳动物的长骨关节面可以携带有关其运动方式的良好信息,但我认为这是首次利用如此小的骨骼元素来研究群体内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单个物种的变化。”

虽然这项研究标志着该项目的结束,但研究结果为史前哺乳动物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在小行星撞击重塑地球生命的几百万年前。

编译自/ScitechDaily

对文章打分

化石揭示哺乳动物在小行星撞击前很久就结束了树栖生活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