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VIS显微镜离开地球:轨道上生成的3D全息图可以揭示冰卫星上的生命

2025年04月21日 22:34 次阅读 稿源:cnBeta.COM 条评论

一种名为 ELVIS 的新型显微镜即将运往国际空间站,以改变我们研究太空生命的方式。通过创建令人惊叹的3D细胞全息图,科学家可以观察生物体如何适应微重力和其他极端条件。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命是否能够在木卫二或土卫二等冰冷卫星上生存,甚至促进地球上的生物医学研究。

国际空间站 ( ISS ) 上的一项名为“现存生命体积成像系统”(绰号 ELVIS)的新技术将极大地推动太空生物学的发展。虽然它的名字与一位音乐偶像的名字相同,但 ELVIS 专注于科学发现。该系统利用全息成像技术创建细胞和微生物的详细 3D 视图,使研究人员能够探索生命如何在极端条件下适应和生存。获得的洞察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遥远行星或冰冷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与传统的平面二维显微镜不同,ELVIS 可以三维捕捉微生物的完整结构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额外的深度使得更精确的生物分析成为可能,为了解生命如何在最严酷的太空环境中生存提供新的线索。

波特兰州立大学的现存生命体量成像系统(ELVIS)正在进行测试。图片来源:Jay Nadeau

ELVIS 项目由波特兰州立大学 (PSU) 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NASA ) 喷气推进实验室 ( JPL ) 合作牵头。该项目计划搭载SpaceX第 32 次商业补给服务 (CRS) 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据首席研究员兼波特兰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杰伊·纳多 (Jay Nadeau) 介绍,该项目由国际空间站国家实验室赞助,汇集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先进成像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

“我们很高兴能利用国际空间站国家实验室,为ELVIS未来在太空探索任务中的角色做好准备,”纳多说道。她补充道:“ELVIS在严苛的太空条件下成功运行,不仅为其在地外环境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而且对加强地球上的生物医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波特兰州立大学博士生尼基·约翰斯顿站在现存生命体三维成像系统(ELVIS)旁。这套创新系统旨在推进我们在太空中研究细胞过程的方式。图片来源:杰伊·纳多

在太空运行期间,ELVIS 将重点分析两种适应力强的地球生命形式:纤细眼虫(Euglena gracilis),一种因其适应性而备受赞誉的微藻;以及在寒冷海水中茁壮成长的细菌——红藻(Colwellia psychrerythraea)。这项研究超越了单纯的生物观察,还将测试它们对微重力环境的可观察适应性和遗传适应性。获得的洞见或将揭示生命如何在木卫二和土卫二等遥远卫星的冰壳下生存。

ELVIS 专为承受太空严酷环境而设计,它采用了耐用、低维护的组件,并具备自动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宇航员的参与,确保实验能够连续进行而不会中断。纳多指出,随着 ELVIS 即将发射,团队期待着测试其全部潜力,探索生命在极端条件下的韧性和适应性。

编译自/scitechdaily

对文章打分

ELVIS显微镜离开地球:轨道上生成的3D全息图可以揭示冰卫星上的生命

1 (50%)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