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提交的一份集体诉讼诉状称,苹果不仅使过去几年来日益泛滥的iTunes礼品卡骗局得以发生,而且还从中获利。一轮向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新提交的诉状称,尽管iTunes礼品卡诈骗活动相对直接且可预测,但苹果对允许其继续存在存在过错。
此外,苹果对App Store、iTunes和后端支付处理系统的控制,可以对欺诈交易提供透明度和否决权。起诉书认为,该公司原本能够在多个环节结束诈骗交易,但却没有从客户的利益出发。
礼品卡诈骗通常遵循一个 "公式",即攻击者说服受害者--有时是在胁迫下--以iTunes礼品卡的形式向他们汇款。手持卡号,骗子可以通过在他们控制的应用程序中进行应用内购买来兑换资金。另外,骗子还可以在黑市或灰色市场上转卖卡号。
在上述情况下,诈骗者从礼品卡的价值中净赚了一笔,但苹果公司却以其惯常的30%的App Store购买分成而得利。诉讼指出,这笔钱不会返还给受害者。
原告称,作为iTunes礼品卡和App Store的传播者,苹果公司对欺诈交易有着独特的洞察力,可以用最小的努力监控、制止和扭转这样的过程。
正如诉状中指出的那样,苹果公司知道礼品卡的购买地点、应用卡值的苹果ID以及资金的使用地点。该公司还将iTunes礼品卡支付款持有约45天,然后再将钱转给第三方应用制造商,这个窗口可以用来调查投诉和扭转欺诈性交易。
该案还称苹果公司误传其处理iTunes礼品卡诈骗的能力。该公司在其支持文件中说:"一旦[卡]号被提供给骗子,卡上的资金很可能在你能够联系苹果或执法部门之前就被花掉了。" 该公司概述的条款和条件试图限制其在卡丢失或被盗时的责任。今天的诉讼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这些说法。
"即使该责任限制适用于其条款--可以说没有--苹果公司也不能否认对其故意协助、教唆和实施的诈骗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负责,"文件中写道。"鉴于苹果在这些骗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从这些骗局中赚取和保留的利润,苹果公司任何试图否认对iTunes礼品卡骗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的责任都是不合情理的,也是无法执行的。"
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报告iTunes礼品卡诈骗的受害者的损失估计超过了9350万美元。虽然具体数字尚不清楚,但该诉讼称,只有一小部分受影响的消费者向FTC报告事件。例如,如果集体诈骗行动的真实价值达到10亿美元,苹果公司将获得约3亿美元的佣金。
原告主张苹果违反《加州消费者法律救济法》、《加州不公平竞争法》、《加州虚假广告法》、违反合同、不当得利、违反诚信和公平交易的默示契约、协助和教唆故意侵权、违反《加州虐待老人法》、违反《其他州虐待老人法》、违反《俄勒冈州防止虐待老人和残疾人法》。他们寻求集体认证、损害赔偿和法庭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