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零后”的第一场沙尘暴,我的手机居然拍不出来

2021年03月16日 11:06 次阅读 稿源:航通社 条评论

比较微博、朋友圈等地的沙尘照片,尽管抓拍的都是同一座城市,甚至同一个地方,然而大家的照片差异非常大。有的感觉像被“漂白”了一样,根本就是只有点阴天的样子;另一些则比实际情况还夸张,就像加了一层额外的橙色滤镜。

航通社首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博:@航通社 | 微信搜一搜:航通社

2021年 第8期

00.jpg

/ 书航 2021.3.15
3 月 15 日的沙尘暴是过去 10 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自 2009-2010 年之后,人们又看到了久违的橙红色天空。
上一次称得上是“沙尘暴”的天气发生在 2015 年,但那时北京的天空依然是灰色的,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寻常的雾霾。

01.jpg

根据气象部门数据,实际上就在去(2020)年的 3 月 18 日,北京也经历了一次扬沙,但是并没有到达沙尘暴级别。
其实,最近几年的沙尘天气都已经温和到跟雾霾难以分辨,这也就意味着所有“一零后”和大部分“零零后”自打记事之后,就没遇到过变成橙色的天空。
2006 年的春天,在沾染一层灰的汽车盖上,有人用手指画出“北京下土了”,这一幕只是被摄影记者拍到,才流传于世。

02.jpg

而今,社交网络时代的第一场沙尘暴拥有了属于它的“朋友圈摄影大赛”,被全方位、多角度的记录下来。但是这种记录也有着它的问题。
比较微博、朋友圈等地的沙尘照片,我们很容易发现:尽管抓拍的都是同一座城市,甚至同一个地方,然而大家的照片差异非常大。有的感觉像被“漂白”了一样,根本就是只有点阴天的样子;另一些则比实际情况还夸张,就像加了一层额外的橙色滤镜。

03.jpg

为了实际验证这个差异,社长用自己的手机拍了基本上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段的天空。首先使用的是系统自带相机 App 的正常拍摄模式,结果根本就拍不出来天空橘黄色的样子。

04.jpg

后来,把相机调整到手动模式,并且把白平衡设定为户外有云的模式,才拍到了跟肉眼所见基本一致的画面。

05.jpg

社长使用的小米手机买得早,照相功能并不是它的卖点。它有专门的一个人像模式,社长原本以为正常的“拍照”就不会有磨皮美颜等效果了。不过后来测试过发现,“拍照”也会适当做美化修正,只是没有“人像”那么彻底而已。
后来,社长又无意中知道了一个新的冷知识:微信的视频连线会实时做美颜优化,这样你在跟家人联系的时候,展现的就是“最美的自己”。
借用王毅外长的说法,当我们把镜头对准沙尘时,有的用了“美颜相机”,有的用了“灰黑滤镜”。这些自己拍摄到的画面,可能除了多年以后唤起不甚精确的回忆之外,不具备什么真实记录历史的作用。
说到底,我们还是需要各大通讯社发布的照片,确保能还原此时的新闻现场。

06.jpg

社长一度以为社交媒体的兴起可以消灭掉摄影记者这个职位,但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让社长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自从傻瓜相机和 DV 摄像机普及以后,人们记录历史的方式就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西段起点的雕像,忠实地记录了那个距离我们不算遥远的时代。
这座 1998 年落成的雕像,描述了带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一家三口。重要的是,男主人的脖子上悬挂着一台 DV 摄像机。

07.jpg

可以说,在 1998 年如果能拥有一台 DV,说明这家人还是很有钱的。虽然那个时候 DV 和录像带价格已经开始下降,但仍然在普通家庭无法承受的范围。
所以,现在人手一部可以拍照摄像的手机,带来的是“记录生活”这个特定需求的民主化。不管富裕还是贫穷,每个人都能留下他心中想要的照片和视频,而且(在传到网盘上以后)可以拍无数张。区别只在于,可能拍人脸没经过那么多优化,或者像素数没那么高,但是只要他们愿意,生活总能得到记录。
这就是时代和技术的进步,让 DV 和专业相机这些原本能够区分人与人之间经济状况,体现地位、等级、特权的东西,最终变成了人人都能拥有的一种基本权利。
但最近几年,随着摄像头越来越成为手机厂商比拼技术和营销的战场,以及用户们对直接拍出一张“好”照片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拍摄的“优化”让事情变得不太对劲。华为的 AI 拍月亮功能曾经把《出师表》误认为是月球并加上了环形山的图层,一度成为 2019 年最热门的手机话题之一。

08.jpg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应该允许摄像头在直出照片的时候,默认选项就是进行“优化”,而不是还原我们看到的世界本身。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那些会通过液化 P 出大长腿然后把背景都 P 到变形的人,一定会赞成手机直接拍出的照片就是 P 过以后的,这样还省事。
但这样一来,当我们需要拿起手机记录沙尘暴天空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拍不出来”了。
照片是我们用来记录生活的最原始数据,但这数据本身也遭到了“污染”。就像在 2014-15 年前后,智能硬件刚刚兴起时,颇有一些数码达人全身上下捆绑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恨不得水杯都是带个智能的,可以检测喝了多少杯水。
但是如果这种传感器本身的数据就是不精确的,甚至完全错误的呢?
比如说,你的手机、你花几十块钱买的手环、或者一个 Apple Watch 三者分别计算出来的步数,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哪个才是最贴近实际的?在你跑步、骑单车、游泳的时候,是否有些设备会忘记记载相关数据?
再比如说,早年有一些专门的记账软件,总是寄希望于用户养成每次手动记账的习惯。但后来它们都发现了人们的懒惰,所以有的进化出可以扫描小票、读取电子邮件账单、乃至拍照记录商品名称的能力。但是到最后,这些第三方记账软件无一例外,都输给了几个支付工具自带的账单。
也许有人觉得,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可以让人们更透彻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习惯,并及时提出预警,避开风险,更健康地生活。但是,如果原始数据就不准确,那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分析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精确的照片和视频记录,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
因为有了方便的相机和社交网络,我们不用“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可以将此时此刻的感想直接告诉微信好友——你的另一半、父母或子女。
但这次手机摄像头对沙尘暴的“失败还原”也许会警醒我们,这些照片跟真的身临其境相比,还会有细微的差异。
一张数码照片,从摄像头的成像,芯片的识别、转化和 AI“优化”,到展示在你和对方的手机、电脑、电视屏幕上,每一步都可能带来或多或少的失真。特别是有些屏幕会根据使用需要,故意调得色彩鲜亮,对比度高,让同一张拍红花绿草的照片,在其它设备上放出来一对比都“黯然失色”。
2006 年世界杯前夕,CNN 开设了“我报道”(iReport)功能,让人们提交照片和 DV 视频片段还原新闻现场。后来,电视台都改为直接从社交媒体上抓取照片和视频。
但是,因为 iReport 和社交媒体画面都非常可能伪造,特别是 Deepfakes 等技术能让伪造画面更为逼真,所以现在媒体选用网络片段时变得越来越谨慎,通常会联系到拍摄者和其它同在现场的目击证人,既是交叉验证,也是为了确保不侵犯版权。
多年以后,我们和自己的后代捧着更“亮丽”的新款屏幕,看当时 P 出来的“美图”,是否会认为那确实就是当时的自己?甚至说,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留下一些写实的“丑照”,不至于日后落到自我欺骗的地步?
在照相、录音和摄影技术发明之前,写意的绘画给历史人物形象注入了画师本人的想象力;在更早之前只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葡萄美酒夜光杯”“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都并非实指和严格还原的比喻和想象,将人类文明不断推到新的高度。
《你好,李焕英》让很多 80 后翻出了父母当年的老照片,但那些低清晰度的照片用摄影技术本身的失真“抹掉”了母亲们脸上可能存在的痘痘、色斑等缺陷。那个年代的标清电视节目也会让明星脸上自动蒙上一层“仙气”,以至于 2007 年前后开始大规模更换高清摄影设备时,拍电视剧的很多布景都要花大价钱重新布置,人们也把“用高清相机也拍不出瑕疵”作为形容美好容貌的最新修辞。
我们普通人也许用不着那么多方式,来变着花样记录自己的生活,所以更不需要追求这种记录的绝对精确。毕竟没有这些记录的时候,我们的父辈也一样走到了今天。
只是,为了给历史保存一份橙色天空的底稿,专业的摄影摄像记者,应该再过多久都不会消亡吧。
参考资料
  •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16/c_127695045.htm

  • http://beijing.qianlong.com/2021/0315/5527570.shtml

  • http://news.sohu.com/20060418/n242864350.shtml

  • http://www.xinhuanet.com/2021-03/15/c_1211066818.htm

延伸阅读

转载本文 / 商务合作请咨询航通社助理微信号:hangtongshe 或邮箱:coop#lishuhang.me

对文章打分

[评论] “一零后”的第一场沙尘暴,我的手机居然拍不出来

14 (24%)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