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大小周成趋势 打工人能否告别加班

2021年06月25日 19:35 次阅读 稿源:经济观察报 条评论

6月25日,快手宣布从7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员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此消息一出,舆论大都持肯定态度。所谓的“大小周”是指一个星期单休,再下个星期双休,如此循环,目前已经成为有互联网行业特色的休息方式。一直以来,不少互联网企业开始把加班视为一种制度文化。

员工变相“自愿加班”成为一种普遍风气,不愿意接受加班的则可能面临考核不达标甚至被扫地出门的局面。

至上而下的改变工作作息时间的不止快手一家。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出台了新的作息安排,从6月14日起开始推行“强制不加班双休”的政策,要求每周三18点准时下班,其余工作日不晚于21时离开办公区域。同时,公司要求周末与法定节假日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休息,并明令严禁周末连续两天加班,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必须提前向领导申请并阐明理由。

一方面,这是舆情所驱动。互联网员工,是最熟悉网络的一群人,他们有很强的网络话语权,更能设定话题以及观念。所以,从当初996的呼声开始,互联网公司的加班问题,就一直是舆论的热点。现在这些大公司站出来,对舆情做出根本性的正面回应,是一件好事。

更深层次的,一般认为: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于是,劳动力供给量会增加,工资水平与劳动力供给量成正比关系。简单的说,在这一阶段,工资越高,会更多的工作。如果工资水平继续提高,有了丰厚的收入后,收入的边际效应递减,也就说,钱已经够多了,放在银行里,也只是一个数字,于是,劳动者就倾向于花钱,自然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他们就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反而减少,此时工资水平与劳动力供给量成反比关系。简单的说,在这一阶段,工资更高了,人们反而不愿意工作了。但这个解释还过于一般化,还可以更细致一些。

在互联网,创业四起,蓬勃发展的时代,是一种“赢家通吃”模式。如果当不了赢家,损失很大,如果当上了赢家,收益非常大。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下,老板战战兢兢,不敢放松,员工也被带动着不敢放松,加班加点。这种加班加点,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于是,我们看到周围的成功人士、互联网新贵都是工作狂。

这个阶段,可以看作工作与休闲选择的第三个阶段。

工作与休闲,休闲的收益是人效用的满足,其成本是工作收入,而收入的效用存在边际递减。最初,收入少,人们需要钱,收入的效用大;然后,随着收入增加,收入的效应边际递减,不工作损失的钱,不再重要,人们选择休闲;然后,收入继续增加,继续边际递减,但是,这个时候,收入在数量上的增加超过收入边际递减的效应,于是,人们再次放弃休闲。

不过,事情还没完,还在继续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竞争态势,相应的职场上升空间,财富效应,也减少了,甚至,连业绩、成果空间也减少了。于是,竞争变为了员工比谁能做出更精美的PPT,谁下班时间更晚,谁加班更多。这就是内卷。所谓内卷,解释起来很长,但简单的说,就是无效竞争。

对于公司来说,内卷是不必要的负担,既要增加加班费,又有承担舆论压力,最关键的是,它是无效的,对公司并没有好处。那么,公司就会出手抑制这种无效的加班,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至上而下的改变上班的时间规定。有了这个规定之后,原来不愿意加班的人,可以放心大胆的下班了;原来愿意加班的人,再加班,也没了加班费。即便不要加班费,也需要承受一些来自于同事的压力。所以,公司的决定,肯定比相关法律更有效。

不过,虽然这一决定在舆论中,得到了普遍的欢迎。但身在其中的人感受却并不一样,有人表示,如此一来,一个月要损失好几千元。其实,这样的人并不是少数。6月17日,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就取消大小周问题公布调研结果,表示字节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持,因此结论“再研究下”。

可见,希望加班的人还不少,那么,当一部分人愿意加班,而公司的确存在相应的需求的时候,这部分人就可能会重新带动其他人加班,以至于加班重新成为一种氛围。毕竟,法律可以保护劳动者应得的权利,公司制度可以禁止加班,但却无法阻止一个更愿意加班,哪怕免费加班的人,获更容易获得升迁、加薪。

所以,加班制度,本质上它并非规定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其最根本的根子,在于中国人对休闲与上班的选择,以及员工作为共同体的一致行动与集体性,建立共识的能力这类因素。

(作者刘远举 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对文章打分

取消大小周成趋势 打工人能否告别加班

10 (77%)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