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一,英伟达在官网上宣布,他们和软银集团已同意终止收购Arm的交易,这一从宣布以来就备受关注、足以影响整个芯片行业的收购交易,终究以失败告终。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是在2020年9月13日正式宣布的。
当时英伟达和Arm的拥有者软银集团,达成了最终的收购协议,收购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进行,包括120亿美元的现金,按当时英伟达的股票价格,交易价值高达440亿美元,按宣布失败时的价格则达到了660亿美元。
在2020年宣布达成收购协议时,英伟达方面是预计在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之后,在约18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交易。但遗憾的是,这一半导体领域影响深远的交易,在面临英国、欧盟及美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众多竞争对手的反对之下,英伟达和软银在距离18个月的时限仅一个多月时宣布终止收购,放弃了收购交易。
英伟达终止收购Arm的交易,也击碎了英伟达联合创始人、CEO黄仁勋,希望通过收购Arm来打造一家人工智能时代卓越公司的梦想。
英伟达联合创始人、CEO黄仁勋
虽然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已经不太可能继续进行,但纵观近几年全球半导体领域的收购交易,英伟达并不是孤独的,高通和博通也曾有过大规模收购交易梦碎的时刻,博通失败的收购交易,初次出价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高通失败的那一起收购交易,规模也超过了400亿美元。
高通放弃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
高通最近一次失败的大规模收购交易,是在2016年10月开始的,他们在当年10月向半导体厂商恩智浦发出了收购要约,两家公司当时也已经达成了收购协议,高通给出的收购价格是每股110美元,收购将以全现金的方式进行,若顺利收购,总价高达380亿美元。
随后高通又提高了收购报价,每股的收购价格由110美元提升到了127.5美元,收购总额也提升到了440亿美元。
在收购交易宣布之后,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也获得了多个监管机构的批准,但即便他们在2018年的6月和7月多次延长对恩智浦半导体的要约收购期限,但在最终协议到期时,高通的这一收购交易并未获得全部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高通公司在当年的7月26日,也正式宣布终止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并根据此前达成的收购协议,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的收购终止费用。
博通撤回收购要约 放弃千亿美元收购高通
收购恩智浦的交易还在进行时,收购方高通也成了半导体厂商博通的收购目标,并且给出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
博通的CEO是在半导体领域有并购狂人之称的陈福阳,在进行多起成功的收购之后,陈福阳掌舵的博通,在2017年的11月6日,正式向高通发出收购要约,提议以每股70美元,总额10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高通的全部流通股。
在当时发出的收购要约中,博通还同意高通继续以3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恩智浦半导体,并愿意承担收购之后250亿美元的债务,这样博通收购高通的全部花费,就将达到1300亿美元。
在博通发出收购要约一个周之后,高通11月13日正式作出了回应,高通董事会回绝了博通的收购提议。在第一次的报价被拒绝之后,博通在2018年的2月5日向高通发出了新的收购报价,将每股的收购报价由之前的70美元提高到了82美元,收购总额则由1050亿美元增加到了1210亿美元。3天之后,博通给出的新的收购报价,也被高通董事会拒绝。
在推进收购高通事宜的同时,博通也对高通的董事会席位发起了挑战。在第一次的收购报价被拒绝之后约3周,博通公布了11位高通董事会提名人选,准备在次年3月高通年度股东大会上取代高通董事会中的11人,强势推进收购计划。在一周之后,博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初步的代理文件,推举此前公布的11位高通董事会提名人选。在2018年2月14日与高通首次就收购事宜进行了会谈前一天,博通缩减了他们希望谋求的高通董事会席位,由全部11人缩减到了6个席位。
在博通致力于收购高通时,高通也在推进收购恩智浦的交易,由于高通将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报价由380亿美元提升至440亿美元,招致博通的不满,他们在2018年2月21日将收购高通的报价,由之前的每股82美元下调至79美元,收购总价则由1210亿美元下调至1170亿美元。
博通千亿美元收购高通的交易迎来变数,是在2018年的2月底,当时有国会议员致信美国财政部长,敦促办公机构设在财政部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在3月6日高通股东大会召开之前,对博通收购高通进行评估。而在原定的高通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两天,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要求高通将股东大会推迟30天,以便有充足的时间评估这一交易对美国国家安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3月12日,美国方面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否决了博通收购高通的计划,同时否决了博通提名的高通董事会独立董事的参选资格,博通收购高通的计划也就此搁浅。
在收购高通的计划被美国方面否决两天之后,博通也发出了一份声明,宣布撤回向高通发出的收购要约,放弃收购高通的计划。博通收购高通的大梦,在持续125天之后,梦碎。
三笔失败的收购交易 有诸多相似之处
回顾高通收购恩智浦、博通收购高通、英伟达收购Arm这三笔未能成功的收购交易,其实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这三笔未能成功进行的大规模收购交易,主要是监管方面的挑战。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在多次延长收购期限之后,在协议到期依旧未能获得全部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他们随后也因此而宣布放弃。博通收购高通的交易,则有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介入,最后也是被美国方面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否决,轰轰烈烈的收购计划戛然而止。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自宣布以来就备受关注,英国、欧盟及美国的反垄断监管机构,都关注这一收购交易,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率先开始调查,11月份宣布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调查,欧盟在去年10月份也正式宣布对收购交易展开调查,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负责人,在去年11月份还透露他们几乎每周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讨论英伟达收购Arm交易,与欧盟也有交流,三方同时关注,挑战显而易见,最终英伟达和软银宣布终止,也是表示在监管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其次,在这三笔失败的收购交易中,收购方支付了“分手费”或提出了“分手费”。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两家公司在达成的收购协议中,就约定了有20亿美元收购终止费条款,在2018年的7月26日宣布终止收购交易时,高通方面也指出,执行收购交易的全资子公司,将向恩智浦支付20亿美元的费用。在收购Arm的交易中,英伟达与软银在达成的收购协议中,也有终止费,但金额低于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双方约定的是12.5亿美元。博通收购高通的交易,虽然是被美国否决,未支付“分手费”,但博通方面其实有提及,在提高收购报价时,博通也提高了收购交易失败的“分手”费用,只不过在收购交易被否决之前,双方未能就收购事宜达成协议。
再次,三笔失败的收购交易中,收购方宣布终止收购交易或宣布放弃收购。最先开始的高通收购恩智浦,也是最早终止的,收购协议期满后,高通在2018年的7月26日,就宣布终止收购交易,并支付相关的费用。博通收购高通的交易,虽然是被美国方面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否决而失败,但博通在两天之后,也发出了一份声明,宣布撤回收购要约,放弃收购高通的计划。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在推进了一年多之后,是因为面临严格的监管审查,而宣布终止的,英伟达在2月7日正式宣布与软银同意终止收购交易,并宣布先前协议签署时支付的20亿美元中,软银将保留12.5亿美元的终止费用。
第四,收购方都曾不遗余力推进收购事宜。这三笔半导体领域的大规模收购交易,虽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收购方一直在致力于完成收购交易。在高通收购恩智浦的交易中,为顺利推进收购,他们曾收购价格由每股110美元提升至127.5美元,总价也有380亿美元提升至440亿美元,还多次延长了收购要约期限,希望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博通收购高通的交易,博通第一次的报价就达到了1050亿美元,还愿意承担高通收购恩智浦之后的债务,也曾将收购报价提至1210亿美元,并同高通就收购事宜进行了谈判,为推动收购,他们也曾缩减希望获得的高通董事会席位。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受到了英国、欧盟和美国监管机构的关注,为打消监管机构的疑虑,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就收购事宜表态,并表示在收购之后将维持Arm的开放授权模式,也曾表示不是非要收购Arm不可,但他们相帮Arm进入新市场。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收购交易有担忧之后,英伟达方面也曾和这一机构协商补救措施。
第五,在这三笔失败的交易中,两家被收购方的高层发生了变动。高通方面变动的是时任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斯,他是高通联合创始人欧文·雅各布斯的儿子,保罗·雅各布斯在1989年后进入高通公司,从技术研发人员做起,2005年被任命为高通公司CEO,并在2009接替卸任的父亲,开始担任董事长,在2013年任命史蒂夫·莫伦科夫为高通新一任CEO之后,保罗·雅各布斯2014年开始就只担任公司董事长,在面临博通的恶意收购期间,高通在2018年3月份任命一位独立董事出任董事长,免去了雅各布斯的执行董事长一职,而后来他通知董事会,计划将高通私有化,董事会也决定不提名其参选下一届董事,他也就此淡出了效力近30年的高通。
高通前CEO、董事长保罗·雅各布斯
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失败,Arm的CEO也发生了变动。在英伟达宣布终止收购Arm之前,就曾有报道称,Arm的CEO西蒙·希格斯(Simon Segars)已经辞职,将CEO的工作交给了IP产品部门总裁、Arm执行委员会的成员雷内·哈斯(Rene Haas)。而在英伟达宣布终止收购Arm的交易之后,Arm也在官网宣布了CEO变更事宜,由雷内·哈斯接替西蒙·希格斯,任命立即生效,希格斯将以顾问的角色,支持CEO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