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还是进工厂?该如何理解年轻人的选择

2022年03月05日 23:57 次阅读 稿源:澎湃新闻 条评论

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一条建议,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他解释说,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


确实,以往出现过“硕士毕业生送外卖”的新闻,但是能成为新闻被谈论,恰恰是因为这并不普遍。张兴海谈到的制造业用工难问题,也确实存在。有两个传播很广的案例:珠三角地区很多老板反映招工难,“招聘人员比应聘的还多”;而在长三角一些地方,月薪1万很难招到工人。

但这些案例,其实反映的也只是用工市场的局部,否则就很难理解富士康为什么还有那么大规模的用工量。月薪1万招聘的工人,应该是有技术基础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而那些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现在确实有更多选择。

不可否认,不少高中生、大学生,都选择了送外卖。但是外卖员作为职业,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如果制造业要和外卖平台竞争,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

在大城市,一个勤奋的外卖员要在非常辛苦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到每个月收入上万。整体上看,外卖行业的工资恐怕并不比制造业高,也不轻松。

但年轻人选择送外卖,最大的原因是工作的易得性。它不需要特别的技能,只需要健康、能吃苦的身体,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投入到这个工作,而且马上就能挣得收入。送外卖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却有很好的接纳性。

不管是外卖、电商还是直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收入清晰可见,而且和付出成比例。主播的流量、外卖员的送单量,都可以直接转化为收入。虽然具体到每一笔不多,却有很好的能见度。这实际上创造了一种公平透明的职业观:你的付出,总能有所回报。

张兴海谈到的这几个行业,现在都被称为“灵鹫派”(灵活就业)。这听起来虽然潇洒,但是作为一种职业,它们欠缺稳定性和长期感,各种福利保障更亟待完善,个中甘苦,唯有真正的从业者能够体会。

这才是让人费解也是最根本性的地方:差不多的收入水平下,很多年轻人为何喜欢灵活就业,不愿意进工厂?或许,灵活就业给年轻人的,从来都不是薪水上的竞争力,而是一种自由感,自己可以决定上班时间,可以决定劳动量,似乎也掌握了身体的自主权。

这可能就是这些新职业的魅力所在。制造业更稳定,也能获得技能的成长,从小工到工程师,有一个清晰的进阶路径——但是它缺乏自由,也缺乏惊喜和发现。

送外卖还是进工厂,并非对立的两种选择,况且外卖产业早已成为一种“刚需”。我们不能通过一纸命令,把年轻人从“新经济”赶到工厂去,也不能通过限制外卖、电商产业,来让年轻人爱上制造业,只能去琢磨这种新的职业观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应该做出改变的是制造业本身。在提升工资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个行业的“精神收入”,如何让年轻人摆脱对流水线的厌烦和恐惧,让他们在工厂有更多成就感、获得感,可能是制造业人力部门要做的功课。

另外,也不要过多责怪年轻人不爱劳动,因为送外卖乃至搞直播,都是相当辛苦的劳动;也不要迷信工资决定一切,开高一点工资就可以让年轻人心甘情愿地坐在流水线。

无论是企业、政府部门还是社会,要尝试去理解年轻人和这种新文化:更多的自由、自主和获得感,才能打动他们。而年轻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证明。

对文章打分

送外卖还是进工厂?该如何理解年轻人的选择

49 (86%)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