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峰代表:建议利用人工智能加强青少年抑郁症全量筛查并纳入全民医保

2022年03月07日 14:08 次阅读 稿源:科大讯飞 条评论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连续第二十年参加全国两会,并提交八份书面建议,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医疗、养老、无障碍沟通等社会事业建言献策。


以下是建议内容(文末附建议解读):









以下是建议全解读:

一、关于推动人机共教、人机共育,制定人工智能新型教与学终端标准的建议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当前全国各地在加快推动“双减”落地过程中,面临着“既要师生减负,也要提升教学质量;既要减少日常考试,也要评估教学成效;既要强化学校主体作用,也要兼顾教师负担压力”等一系列重要挑战。

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创新,3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的系统性突破,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型教与学终端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封装的新型教与学终端是日常助力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师生减负增效的重要载体,可以把教学从依赖主观教学经验转向依据客观教学数据的精准教学,让日常课堂教学联通课内外,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当前新型教与学终端对落实“双减”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但是新型教与学终端在学校一线还需要推广普及。

因此,刘庆峰建议:

1、制定终端关键技术和产品标准,并确定检验检测方法。建立新型学习终端进校审核备案制度,遴选技术领先、绿色健康、安全可控的学习终端进入校园。加强应用管理,统筹做好教育教学安排,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保护学生视力健康。

2、在《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中进行明确列支,确保各地推进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有明确资金保障。同时在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中将新型教与学终端建设纳入支持范围。

3、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财政、家、校多元资金投入,加速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同步对全国各地利用社会资源投入,推动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的优秀做法进行案例总结,面向全国宣传和引导。

二、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加强青少年抑郁症全量筛查并纳入全民医保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抑郁症呈低龄化趋势。根据2021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然而青少年抑郁症,一直被严重低估。

青少年抑郁症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具有严重的危害。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各地也进行了相关体系的建设,但是面临专业精神科医生短缺、患者就诊抵触情绪严重、以及诊断康复金额高的现状。

因此,刘庆峰建议:

1、研究并发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方案》,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全面健康发展。重视心理教育,加强建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及讲座,配足心理辅导老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发展能力,有效预防抑郁症。同时,围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管理设立多部门协同中心,建设预防预警体系,打通学校、家庭、社区及医院的数据互联,及时发现并处理危机个案,建立常态化筛查、跟踪、分析机制,做到预防、预警、干预。

2、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抑郁症智能筛查平台,为全国中小学进行全量筛查。依托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围绕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形成跨越成长周期的系统性规划设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个体诊断医疗档案。研发专业的测量工具和流程,并建立国家和行业标准。设立专题攻关项目,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疾病及抑郁症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突破多场景全样本的多维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分析反馈等智能化关键技术,提高筛查度量准确度。

3、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一方面减少患者病耻感和歧视,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加强规范化治疗,惠及更多中轻度患者。

三、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可以有效解决民族团结和语言学习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科大讯飞承担国家语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研发出普通话智能评测和辅助教学技术,是业界经国家语委鉴定达到人工专家水平的技术成果,目前已在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普遍应用,累计测试考生超过7000万人次,服务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累计340万人次。

2020年科大讯飞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和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属资源两大工程为着力点,面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了智慧教育方案,现已在皮山县26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常态化应用,一年来全县教师普通话模拟测试平均分提升24%、幼儿口语评测得分率同比提高18.8%,皮山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指数同比增长21%。内蒙古自治区参照皮山模式在通辽和锡林郭勒盟等地区进行试点,一学期内帮助2318名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三级甲等以上通过率提升了24.34%。“皮山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因此,刘庆峰建议:

1、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加大经费投入,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平台。开展线下教学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帮助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以现场会的形式,将皮山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师生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式,面向民族地区推广。通过技术领先、内容成熟、成效显著的方案推广,切实帮助各地更清晰地认知新技术应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德育工作等方面的实效,降低常态化应用的门槛,加快推广普及。

四、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慢病管理,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

我国慢性病人口已超3亿,慢性病负担占我国总疾病负担超70%。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比例不断攀升,庞大的慢性病群体不仅给基本公共卫生造成巨大负担,也相应增加了医保基金的运行压力。因此,在医疗资源供给和医疗保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慢病管理服务惠及更多慢性病群体,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在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发挥日益显著的赋能作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科辅助诊断系统“智医助理”在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后,目前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280个区县,服务近5.3万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辅助诊断超3.6亿次,大大提升了一线电子病历规范完整度和合理诊断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医疗的应用,为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慢病管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加快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应用,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还能够为居民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提升居民健康医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缓解县域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的运行压力。

因此,刘庆峰建议:

1、基于智医助理在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和慢病管理服务质量中已经取得的成效,在安徽召开全国现场会。通过现场会的形式组织专家进行模式论证和经验总结,以“先行先试”的原则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基层推广,持续高效地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将智能语音外呼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手段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当机器效果达到或超过人工水平时可以和人工服务一样计入家庭医生工作总量,以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短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感低的难题。

3、出台人工智能慢病管理相关应用相关管理规范评价标准及考核要求、并将基层人工智能精细化慢病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收费目录。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慢病精细化管理具有投入少、效率高的特点,但是目前仍由患者付费,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建议将基于人工智能的基层精细化慢病管理服务纳入医保收费目录,以进一步鼓励人工智能慢病管理模式的规模化应用。

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

随着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患者正在经历不同医院就诊和多次转诊,往往需要面对再次检查和等待,给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带来更大压力。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指出,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保障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质量和可复用性,推动医学影像资料、病理资料等在医疗机构间互认和远程影像诊断的普及,不仅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检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用辐射风险、时间成本和医疗医保费用支出,全面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因此,刘庆峰建议:

1、开展人机耦合模式下的人工智能辅助质控标准体系建设。为加快医疗机构间影像等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落地,建议基于已发布的互认范围及其对应的质控标准,开展新型人工智能医疗影像等检查服务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质控产品和服务的注册和管理,建设权威的质控测试数据集、标准化功能验证方法体系、人工智能辅助质控临床实验体系等,切实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在全国推广安徽经验,加快数字影像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建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在全国推广安徽经验,利用影像质控技术和远程影像诊断能力减少基层影像误诊漏诊复诊,实时规范诊疗和影像服务过程,保障服务质量,提升区域影像诊断服务能力。

3、利用医学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加快国家影像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开展基于影像云平台的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质控,全面提升平台数据质量,结合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推进老龄守护

“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国务院于2022年2月21日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保障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各地正积极开展各类科技适老服务的创新。但我国养老服务在适老化服务、智慧康养、老年人情感陪伴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具体表现:老年人“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老年康复产品的智能化、实用性仍需要提升;老年陪护关爱有待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需要加强。

因此,刘庆峰建议:

1、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现状,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在康复训练和安全监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开展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应用试点,支持相关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增强医疗卫生机构为老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2、为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实现陪伴关爱,推动陪伴机器人专项课题研究,尤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支持相关的多模感知、情感计算、主动对话、虚拟形象等相关关键技术与陪伴机器人产品研发。布局创新平台,支持基础与应用研究,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3、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扩大老年文化服务和健身服务供给,营造优待、善待老年人的良性氛围。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中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权益,为老年人的健身娱乐等服务提供更加合理的支持,保障老年群体的活动权利。

七、关于发挥5G+AI优势,在全球率先开展无障碍智能通信服务的建议

近年来,在“新基建”战略指引下,我国信息通信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高可靠的全新特性,推动着信息通信服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的语音识别等技术走在全球前列。2021年11月科大讯飞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多语种语音识别比赛中代表中国拿下所有15个语种22项比赛的第一名。

将多语种翻译技术和5G网络相结合,可在我国率先构建无障碍通信的“人类巴别塔”。用户不用下载任何APP,在通用手机上就可依托5G网络和智能翻译技术实现跨语种的无障碍视频电话,具有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树立全球无障碍沟通标杆,抢占产业先发优势,关爱残障人群,促进社会福祉共享等多方面意义。

为此,刘庆峰建议:

1、将无障碍智能通信纳入5G新基建范畴,打造无障碍沟通的数智化“底座”。指导电信运营商、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中国5G和人工智能优势,形成5G+AI倍增效应。

2、共同制定5G+AI无障碍智能通信行业标准。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用标准引领全球无障碍智能通信产业发展。

3、研究和出台政策,减免残障人群使用无障碍通信服务资费,降低残障人群获取和使用门槛,助力享受技术红利。

4、支持在民族地区推广应用无障碍通信,促进各民族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八、降低养育成本实现“家校社”共育机制,进一步减轻生育负担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21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各地相继启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6个省(市)的产假延长到158天,并新增育儿假。但目前生育假的津贴资金大都由企业单位承担,女职工休假涉及工资支出、岗位空缺影响、另雇他人替代等问题,延长产假、增设育儿假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用人单位成本,可能引发就业性别歧视等不公平现象,影响女性职业发展,不利于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落实鼓励生育政策,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除了优化生育福利之外,还需要善用经济“指挥棒”,为女性职业发展、生育哺育创造条件,进一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调动用人单位支持生育、年轻人愿意生育的积极性。

因此,刘庆峰建议:

1、建立促进生育女性职业发展的专门机制,减轻职场女性生育后顾之忧。加强对用人单位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的监督检查,引导用人单位为生育女员工设计专门的职场发展机制,消除女性因生育造成的岗位脱离等职业焦虑;同时,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实行弹性工作制、建设母婴室及托育机构等方式,为孕哺期女员工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2、加大对用人单位开设托育机构的扶持与补贴,促进企业办园健康有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兴办幼儿托育机构,在符合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开设备案绿色通道,针对公司建设幼儿托育机构建议按照50%的比例给予专项拼盘补贴,同时增加入园托育补贴,减轻企业与员工的经济压力。

3、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尽快覆盖0-3岁幼儿家庭,减轻家庭幼儿托育经济负担。建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尽快覆盖0-3岁幼儿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的负担。

4、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减少家长用于子女教育的时间和经济负担。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标准,并确定检验检测方法;指导行业开发技术领先、阳光健康、绿色护眼、安全可控的人工智能玩具、家庭教育大屏、个人学习终端等产品,在“双减”背景下落实减负增效,减少家长的教育焦虑。

对文章打分

刘庆峰代表:建议利用人工智能加强青少年抑郁症全量筛查并纳入全民医保

11 (79%)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