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盘后,小米集团(1810.HK)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收733.5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8.59亿元。这是一份看起来不太亮眼的业绩,在核心零部件短缺、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动乱等客观因素影响下,小米营收和净利润下降符合市场预期。由于前期利空出尽,小米Q1财报披露后,次日股价回升,上涨6%,成交额15.35亿港元。
相比于小米短期业绩波动,市场更加看重这份财报传递出的长期价值。财报发布次日,彭博42位分析师给出了小米“买入”评级。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手机业务依然是小米最重要业务,但小米并不想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手机厂商,同时也想成为一家智能家居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服务提供商。
这是小米的“阳谋”,通过手机等硬件销售来获客,用雷军的话说就是“交个朋友”,再通过互联网服务和IoT与生活消费品销售来变现。
就小米本季度业绩表现及未来预期,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等多位行业专家在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时表示,小米主营业务收入变化不大,在高端战略、AIoT及海外业务有不少增长亮点,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
小米高端化战略成效显现
小米的营收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总营收达到734亿元。从营收结构看,这三大块业务占比没有太大变化,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458亿元,营收占比依然超过60%。
不过,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正在承压。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940万台,而2022年第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只有3850万台,比上个季度少卖了1000多万部,同比减少22.1%。
对此,中信建投海外团队分析师刘京昭告诉凤凰网科技,小米一季度手机业务承压更多受到低端芯片缺口、欧洲地缘政治、国内疫情反复等客观因素影响。
在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王翔也表示,疫情对小米的生产、销售、物流,以及线下门店都有影响。同时,一季度低端芯片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手机销量。王翔透露,由于缺少低端芯片造成的手机供给缺口大概在1000万部左右。
手机市场不振是行业共性问题。根据Canalys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112亿台,同比下降11%。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持续落后于全球市场,仅出货7560万台,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13%。
不仅是手机市场,整个消费市场都受到了疫情短期冲击影响,消费需求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表示,居民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不会改变,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消费市场有望延续恢复增长态势。
虽然国内市场环境惨淡,但小米手机业务得益于高端化战略和海外市场发力,抵消了低端机供给缺口导致的营收下滑。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告诉凤凰网科技,尽管疫情反复和欧洲地区局势扰乱了手机供应链,提升了成本,压制了出货,但小米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主营业务收入变化不大。
从市场份额上看,小米手机业务基本盘稳固。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小米手机稳居全球第三,国内市场也稳居前五。
小米高端化战略成效也开始显现。国内售价3000元以上、国外售价300欧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近400万台,直接拉动ASP同比增长14.1%,在4000元-6000元价格段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位列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第一。
5月23日,小米官宣和德国著名相机品牌徕卡深度合作,表示将致力于手机影像领域的探索, 称双方将技术和研发团队聚焦在一起,共同探索在移动领域极具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小米继成立手机电影工作室之后,再一次在手机摄影方面发力。小米影像这些年在硬件上的积累已达成一定高度,此次与徕卡战略合作,可以说是小米高端战略更进一步的“关键性瞬间” 。
小米核心竞争力是生态
相比于手机业务承压,小米一季度的IoT与生活消费品增长态势不错。一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营收为194.77亿元,同比增长6.8%,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为26.6%,毛利率高达15.6%,创下单季度历史最高。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告诉凤凰网科技,全球手机出货量从2016年开始就是下降趋势,这块市场已经没有太大增长空间,增量一定来自于小米的物联网生态和新零售。
“其实所有手机品牌未来都要走这个路线。因为物联网时代,手机只是终端中的一个,智能终端背后的互联网集成和服务能力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胡麒牧表示,“物联网领域的产业链图景非常广大,从芯片、传感器、智能终端等硬件,到系统、平台等软件,再到集成服务,很多企业只做其中一部分,而小米是少数具有做生态能力的企业。”
小米核心竞争力就在于生态。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逄锦华对凤凰网科技表示,一方面小米生态链是开放的,既来去自由,又充满竞争,市场化地建立了淘汰机制,保证了生态伙伴产品力的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小米业务模式的特有优势,使得合作伙伴之间可以相互赋能,通过集约化的开支节约了各个环节损耗,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
从2018年以来,小米为了适应IoT行业的快速发展,分别提出了“AI+IoT”、“All in IoT”到“手机+ AIoT”,再到“手机X AIoT”。
在雷军的规划里,手机核心业务和AIoT生态布局是“能引起质能转化的方程式”。手机始终是小米最核心的业务,关系到小米事业的成败,是小米商业模式持续的基石。而“手机×AIoT”核心战略,强调乘法效应,使AIoT生态成为手机业务的催化助燃剂,成为小米商业模式护城河。
从行业前景看,IoT的核心驱动力跟社会消费结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90后、00后步入社会、走向家庭生活,社会消费结构的年龄层已发生变化,这些年轻人他们所拉动的消费理念,会带动一批IoT产业兴起。
中信建投海外团队分析师刘京昭认为,IoT行业长期发展有两大方向:一个是2B,比如跟酒店、商场、房地产公司进行更深入合作;另外一个是全屋智能,现在年轻人装修房子越来希望带有中控的全屋智能化的硬件产品。在这两个方向驱动下,IoT行业具备了长期、可持续增长能力。
刘京昭分析,“从短期看IoT行业会非常灵活,不断会有新鲜血液涌入;但从中长期看,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生态的重要性就一定会体现出来。例如,我们家里会不断增添智能家居,但肯定不希望扫地机器人、空调、洗衣机分别安装一个APP,而更希望通过一个中控平台来统一控制。这些小家电企业的终局必须要加入到某一个生态里。目前可以做生态的企业很少,只有小米、华为、百度等少数几家。”
得益于手机与AIoT协同战略,截至2022年3月31日,小米AIoT连接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达4.78亿,同比增长36.2%。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设备的用户数达950万,同比增长38.7%。2022年3月,小爱同学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23.9%至1.15亿,米家App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33.8%至6580万。
围绕智能手机,小米的AIoT业务可以构建起更完善的智能生活体验,这些是小米未来发展中最具想象力的部分。
MIUI月活用户数超5亿 同比增长1亿
小米最大的优势在于占据了硬件流量入口。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应对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新政策之际,在线广告业务因整改都有所影响,但小米凭借硬件优势,逆势突袭,实现了一波快速增长,足见小米硬件根基有多扎实。
财报显示,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营收达到71.13亿元,同比增长8.2%,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为9.7%,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1.2%。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境外互联网业务增长是最快的。2022年Q1,小米境外互联网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6亿元,同比增长71.1%,在整体互联网服务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至21.9%,创历史新高。
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逄锦华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未来小米海外业务必然会超过国内业务。海外市场的有序拓展,既可以落实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又可以开辟高质量用户增长蓝海的需求,开辟欧洲高端互联网服务产品定制、建立东南亚、拉美手机及广告、游戏业务线,小米的国际化业务产品线将愈发明晰。
此外,截至2022年3⽉,小米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5.29亿,同比增长1.04亿。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1.36亿,同比增长1700万。中国⼤陆MIUI月活用户数连续6个季度实现环比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