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5日晚间,每日优鲜正式以“MF”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生鲜第一股”,其创始人兼CEO徐正在上市仪式上表示,社区零售数字化已经来到大爆发的前夜,面临着下半场的竞争,每日优鲜将永无止境地在社区零售的行业探索。
文 | 新浪科技 杨雪梅
编辑 | 花子健
划重点:
1、上市仅两个多月时间,每日优鲜资金紧张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内部不仅发生裁员、大幅降薪等问题,还传出延迟发放供应商货款的风声。
2、每日优鲜如今的困难,根源在于商业模式的痼疾——烧钱扩张,成本高企,亏损巨大,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已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
然而,行业还未迎来真正的大爆发,每日优鲜已经率先倒下。
一位被拖欠垫付门店经营费用数万元的前置仓店长陈立(化名)告诉新浪科技,其实在每日优鲜上市后大概两个月的时候,资金链就开始紧张——人员大幅裁减、薪资大幅下降,还有一些商品的补货量从原来固定的10件左右减到了2-3件,备货跟不上购买需求。此外,供应商货款延迟发放的风声也逐渐传出。
陈立从前同事那里了解到,从7月27日开始,北京地区陆续有店长收到门店(即前置仓)要关闭的消息。他还从内部人士处获悉,每日优鲜在北京的多个门店已经把商品全部调拨到一个门店中,后续会把商品统一拉走,门店关闭,店内所有设备物资将全部售卖。
“每日优鲜只有北京地区是相对能盈利的,但现在北京门店都关了,可想而知其他地方会怎样。”陈立表示。
很多店长从今年6月开始被暂缓发工资了。另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每日优鲜在北京顺义区的总部现在已经人去楼空了,企业通讯工具在7月28日已经全部停用了,整个公司的运营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
每日优鲜“暴雷”的三个关键因素
陈立曾身居一线,谈及每日优鲜如今的境地,他认为有三个原因。
首先,每日优鲜一线城市门店人员的薪资缺少差异化,不管是店长、配送,还是店内员工,同类型岗位薪资水平整体保持一致。但是靠近城市中心位置的门店,相对比位置偏一点的门店,运营难度是比较大的——主要是房租较高,价格差距在两倍甚至三倍。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门店位置跟薪酬划分不够合理,就导致店长、员工的更迭比较频繁,门店经营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
比如无法及时为客户配送商品,导致无法保证水果的新鲜程度,“因为原来4个人干的活,可能只有2个人去干”,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
人员更迭频繁同样出现在每日优鲜的职能部门。陈立曾为门店垫付了7个月的电费,但由于公司负责报销的人员频频更换,期间还出现票据丢失等问题,即使后来经过多方询问和寻求解决办法找到了票据,但仍被公司以各种借口推脱不报,拖欠至今。
人员变更频繁或许与每日优鲜提倡的“末尾淘汰”有关。此前每日优鲜多位前员工向新浪科技透露,每日优鲜裁员策略失衡,有每个季度末位淘汰10%的传统,一年下来会硬性淘汰40%,优胜劣汰似乎是每日优鲜的不二法则。
这样的制度下,其人员更迭比较频繁,前员工曾透露,甚至是CXO级别的高层也很容易就失势,一些有能力的员工不堪重负而出走。
陈立还透露,在发展前期,每日优鲜的薪资待遇与行业是持平的,但是到了中期,公司为了扩张,对员工及店长的投资处于较高水平,在同行同岗位中给到的工资特别高。但是资金链出现问题后,迅速缩减了工资,导致人员在每日优鲜困难的时期出现更快的流失。
反过来,每日优鲜一直没有控制好整体损耗、一些人员成本等,结果就是一边烧钱扩大市场,一边是成本滚雪球式增长。
每日优鲜至今未发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但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已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当时,每日优鲜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仅为 21.72 亿元,远低于32.23亿元的流动负债,实际上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局面。
生鲜行业的履约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即使在疫情期间,本以为在用户需求增长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收入覆盖成本,但这一模式并没有最终奏效。“所有的生鲜行业都是在赔钱做,只不过就看谁有钱继续烧下去。”陈立表示。
7月28日,每日优鲜员工突然被清退
2022年7月28日,每日优鲜上市仅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后,这家“生鲜第一股”已经奄奄一息。
每日优鲜App开屏页依然有“最快30分钟达”的字眼,但是其核心业务最快30分钟极速达服务已在今早被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关闭,仅支持最快次日达。28日上午,每日优鲜还向新浪科技表示,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前置仓业务进行了调整,次日达和其他业务不受影响。
每日优鲜开屏页仍显示最快30分钟达(该业务已关闭)
但到28日晚间,新浪科技就发现每日优鲜App已经无法下单,页面虽仍有商品展示、可加入购物车,但在结账页面却显示“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新浪科技更换了上海、杭州等多个城市,均显示无货而无法购买。
这与28日下午的一次内部会议有关。新浪科技获取了这次内部会议的一份音频文件,商品负责人告知员工,由于山西东辉集团战略投资款未能如期到账,绝大多数员工薪资会暂缓发放。而参加会议的一位HRBP则表示,公司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截止到7月28日,社保公积金缴纳到7月份,从8月开始需要员工自行负责。
随后,新浪科技在咨询客服时发现,在工作时间内,每日优鲜的客服已不在线,仅支持留言,随后每日优鲜把客服服务时间从原本的9:00-22:00变更为9:00-18:00。对此问题,每日优鲜方面表示App未停止运营,但未就无法发货问题具体回应。
虽然每日优鲜方面仍然在否认解散,但实际上每日优鲜的线上配送业务、客户服务几乎已经陷入全面停摆,并非如每日优鲜在28日上午对外回应中所说的那样——“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每日优鲜在北京顺义区的总部现在已经人去楼空了,企业通讯工具也在28日被全部停用了,VPN账号被关闭,整个公司的运营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
供应商货款的“窟窿”谁来补?
每日优鲜“暴雷”一事,受伤的除了等不到工资的员工,还有不少数量还没拿到货款的供应商。
陈立表示,供应商都是先供货,到一定日期再收到每日优鲜的货款。从2021年开始,内部就陆续传出了拖欠供应商货款的事情,当时还是少数,但到了2021年底至2022年2月份左右,出现了大规模的供应商催缴款项、拉横幅维权事件。
2022年6月,一位北京的供应商告诉新浪科技,自己在经营过程中没有任何违规,但是从2021年开始一直被每日优鲜拖欠货款,保证金也无法退款。
在拖欠之前,每日优鲜的账期就逐步延长,“正常账期是半个月,去年发了通告账期延长到一个月,还押扣一个月的货款,到现在直接不给结了。”这位北京的供应商表示,自己总共被拖欠了38800元,货款被拖欠后他就不再供货了。但他的一位供应商朋友被拖欠数额高达300多万元,至今未有着落。
陈立也告诉新浪科技,身边的两三个供应商朋友,基本每个被拖欠款项都在100万以上,这对于中小的供应商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在黑猫平台,有许多供应商遇到类似问题并进行了投诉,新浪科技发现,有多位供应商提及被拖欠货款达上百万。如今,每日优鲜陷入经营困难,他们拿回货款更是遥遥无期。
昔日,生鲜电商备受资本青睐,如今的困难令人不胜唏嘘。2022年6月,每日优鲜在半个月时间里连收纳斯达克两份通知函,并陷入退市危机。再经过这一次打击,每日优鲜股价跌至0.14美元左右,退市甚至破产或将成其最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