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被设计为该公司x86系列处理器的继任者,它是英特尔i486芯片的继承者。但Pentium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纽约客》的一篇文章,这是因为英特尔无法获得"586"的商标。英特尔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决定雇用一家营销公司Lexicon来想出一个新名字。英特尔的内部营销团队说,新名字必须听起来像一种成分,所以Lexicon看了看"钠(sodium)",然后把"ium"从这个词中去掉。然后,它创造了数千个结尾有"ium"的名字。正如Lexicon的创始人David Placek所说。
Placek说:"我记得在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翻阅一份清单。上面有"Pentium"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是五角大楼(Pentagon),我想,嗯,这很有趣,因为它是一个形状。"然后他想起了"pente"在希腊语中是5的意思。我想,等一下,我们正好要从486升级到第五代,即586。"
在得到英特尔的批准,并确保这个名字不会侵犯任何其他商标后,英特尔于1992年9月正式宣布了奔腾处理器。顺便说一下,Lexicon继续为Research in Motion的革命性智能手机创造了"黑莓"这个名字。
与英特尔i486芯片相比,最初的奔腾在性能和硬件规格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奔腾能够通过两条整数管线在每个时钟周期处理两条指令(IPC),而且与i486相比,它有一个更快的浮点单元(FPU)。第一个版本是在0.8微米或800纳米工艺上制造的。它的最高时钟速度为66MHz,自带8KB的L1缓存,4MB的可寻址内存,以及310万个晶体管。相比之下,目前英特尔第13代酷睿芯片的最高时钟速度为6.0GHz,最多有24个内核,总缓存(L1、L2、L3)超过70MB。虽然英特尔不再正式透露其新芯片的晶体管数量,但有估计称第13代酷睿型号的晶体管可能多达259亿个。
英特尔奔腾的名字和处理器都是该公司的一大销售亮点。然而,1994年,林奇堡学院的数学教授托马斯-R-尼科利(Thomas R. Nicely)宣布,他在奔腾的浮点单元中发现了一个缺陷,可能导致该芯片在某些高端计算任务中产生错误。虽然浮点单元的缺陷极为罕见,但它仍然引起了许多基于奔腾的个人电脑用户的担忧。在一波关于芯片问题的不良宣传之后,英特尔终于在1994年12月宣布,它将用没有浮点缺陷的处理器免费替换任何旧奔腾处理器。
英特尔设法从那次令人尴尬的奔腾缺陷事件中恢复过来后,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继续以奔腾的名义发布新的CPU,作为个人电脑的中级或高级处理器。2006年,英特尔推出了其酷睿系列处理器,并将奔腾品牌名称调整为更便宜、性能更低的CPU,专为经济型PC设计。2022年9月,英特尔表示,它计划在2023年退出其移动处理器的奔腾和赛扬品牌,而且它的奔腾很可能不会被用于其未来的任何台式电脑。
然而,第一款奔腾处理器及其后续产品的遗产至今仍在延续。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消费互联网的兴起,大量的人购买了装有奔腾处理器版本的PC,用于上网、玩《毁灭战士》和《雷神》等游戏,等等。个人电脑从以前是计算机开发人员和富裕家庭才买得起的产品,很快就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基本家庭用品,而英特尔奔腾处理器系列在这些个人电脑中占了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