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被罚不愿退出,比亚迪特斯拉也垂涎印度,它们在赌什么?

2023年06月29日 11:13 次阅读 稿源:王新喜 条评论

小米被印度罚完48亿之后,依然不愿退出印度市场,小米没有展现出任何退出印度市场的意思,小米印度表态仍然致力于与当局合作,以解决问题。毕竟,小米当前在印度的重资产布局已经形成,退出的代价太大,沉没成本太高,小米也在赌印度市场在收割这一波之后,会让小米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期。

目前,小米的遭遇也没有让各制造业大厂停止投资印度的步伐,前段时间马斯克表态会尽可能的投资印度,尽快让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

而根据早前彭博消息称,比亚迪也要进军印度市场。根据彭博的报道,比亚迪计划在2023年占据印度电动汽车市场40%的份额。


在不少国人看来,印度营商环境之恶劣人所共知,在小米被罚48亿之后,有台湾名嘴看来,印度是在霸凌中国企业,这是一种无视商业原则与国际法的行为,迟早会出大事,但是,为何从比亚迪到特斯拉,依然对印度市场抱有重大希望,不愿舍弃,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营商环境广被诟病,苹果特斯拉比亚迪为何仍要奔赴印度?

事实上,无论是雷军、马斯克还是王传福,说白了都是生意人。对于生意人来说,都懂得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风险越大,往往利润越高,做生意就是要有赌性,无论是新产品的研发、新业务的投资还是新兴市场的开发,都是如此。

印度营商环境恶劣,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于跨国公司,经常突击检查,还有高昂的关税。之前对vivo、小米等中国企业,还有英国电信巨头沃达丰、美国IBM等众多公司展开突击检查,使用税收大棒,使得外资纷纷逃离。


除了小米OV之外,包括沃达丰、沃尔玛、诺基亚、三星、IBM、亚马逊、Google、微软都跨国巨头遭遇过印度的巨额罚款。相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选择关闭印度子公司或者办事处的跨国公司高达2783家。

但是大厂们依然对印度市场执念很深,原因大概有几点。

首先,从小米、特斯拉、比亚迪、苹果等这些成功的企业来看,都是制造业大厂,制造业大厂高度依赖人口红利驱动增长,它们的增长主要是面向消费者市场,在当前的全球市场来看,很多市场都能进的都进了,能开发的都基本开发了。印度是不多的同时具备人口红利与消费者市场潜力的国家。

单独放弃印度市场,绝不是明智之举,尤其是现在全球经济衰退,他们正在处于一个增长的瓶颈期,这个时期非常难受,如果不开发人口庞大的印度市场,增长势头就有可能受阻。与其以后在全球再也找不到增量市场再去印度,倒不如更早去闯一闯。

其次,大厂如果赌赢了,印度市场这块大蛋糕对于整体的业务大盘来说,是非常大的增量,对其整体的市值与股价,起到强劲的拉动作用。

其三,印度市场的工业体系薄弱,本土企业竞争力不足,基础设施还处于发展阶段,比亚迪特斯拉们本地化布局的优势很大,机会依然存在。

今天的环境下,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汽车发展竞争太激烈,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印度单就看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印度还是到处是低级公路,高铁极少,所以潜力极大,印度自主工业体系还比较薄弱,大厂进去,基本上是碾压优势。

其四:在过去燃油车时代,大量车企也难逃印度魔咒,但也有车企成功,以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实力与领先优势,如果没有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干扰,在印度成功机会很大。

过去五年中,包括哈雷戴维森、菲亚特、日产旗下的达特桑、通用和福特在内的五家跨国车企相继退出印度,但是也有车企成功过,那就是铃木。作为日本第四大车企,2018年,铃木在中国市场黯然退场,但铃木在印度市场却混的风生水起,2021年,印度畅销车型榜单前十中铃木就占了七个,市场份额更是多年来徘徊在50%左右,妥妥的“印度神车”。


铃木能够成功,源于低价、好开与性价比优势,包括它的发动机功率高、燃油经济性好、易于维修,比印度市场两款主流车型便宜37%。事实上,当前电动汽车行业,特斯拉比亚迪都是有能力做到性价比、好开同时又能打价格战,因此,不难理解两大巨头都想拿下印度市场。

其四,从理智与长期的角度来看,当前印度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正在很多领域包括人才领域承接中国的产业链,印度工科毕业生当前已经达到200万,中国是400万,美国是80万。简单来说,印度已经做好承接中国产能的人才储备,按照印度的人才广度与增长速度,在工科人才体系的支撑下,印度的制造业大概率会发展起来。

从汽车产业角度来看,汽车的需求也急速扩大,加之印度的制造业工人成本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低,同时如果不尽早进入印度市场可能会影响比亚迪、特斯拉的全球战略发展。

因此,这么大的市场,不去占领不行,权衡利弊,也还是得去试试。

押注印度,大厂们在赌什么?

尽管很多跨国巨头都被印度收割过,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印度对自己在国际上的商业声誉心里是有数的,其实从莫迪的做法来看,其实他也希望重塑印度的名声,想要吸引更多制造业外资进入印度市场,那么未来也必须从营商环境以及税收政策、法律体系上改变,让外资看到希望。

大厂们也在赌印度的改变,毕竟,印度现在的营商环境已经见底了,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从比亚迪、特斯拉、苹果都在赌印度会改变以往的做法,商业土壤会逐步规范化与法制化。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从特斯拉、比亚迪到苹果,其实都是基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布局印度,赌的是印度处于战略机遇期,未来会向好。随着印度制造业规模扩大,支撑制造业的法律体系以及工业规范、制度会逐步完善,未来几年,印度的营商环境一旦改善,那么占据前期坑位的大厂就能坐收印度的发展红利。

当然,这只是制造业大厂的一种乐观的预测,按照印度的调性来看,无论设想有多美好,但是不确定因素太多了。不过相对来说,如果放到比亚迪与特斯拉身上,后者的前景预期要更好。


莫迪前段时间访问美国,美国会给予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而除了排场好看外,美国还将在经济和国防两大块,与印度深度合作印度。美国在全力扶持印度,那么印度会偏向谁,优待谁,未来印度的这种倾向性或许会表现出来。


尤其是当前在经济上,美国帮助助印度加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帮助各项产业链转移到印度,扶持印度成为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印度自然会看人下菜碟。

从莫迪访美印度的行程来看,莫迪先后见了拜登,马斯克,达利欧等人,在大战略上,印度需要依赖美国做强制造业,因此,特斯拉也看到了在印度市场的机遇与希望。

当然,在这一点上,如果比亚迪一定要去印度市场,那么怎么想好反制手段,灵活布局、掌控主导权尤为必要。在前段时间,印度想找比亚迪购买1000辆巴士,比亚迪提出两个条件,首先要求一次性付全款,其次必须用人民币结算。对于比亚迪的这种做法,赢得了不少网友的赞赏与认可。

不过,与印度直接做生意与在印度建厂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其他的牵扯,但是落地建厂,是重资产布局,一旦扎根很深,可能就陷入被动的局面,小米的遭遇就是血的教训。

在印度市场生存下来并拿到应有的市场与利润,是比亚迪的诉求,从当前来看,印度的营商环境还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比亚迪发展到今天,国际化是必然要走的路,印度这块硬骨头到底有多难啃,只有啃过才知道,当然,这也非常考验比亚迪、特斯拉们的智慧,这或许需要它们更早的思考,如何破这个局了。

对文章打分

小米被罚不愿退出,比亚迪特斯拉也垂涎印度,它们在赌什么?

2 (67%)
已有 条意见

    最新资讯

    加载中...

    编辑精选

    加载中...

    热门评论

      Top 10

      招聘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