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还在辨认这车到底出自哪家科技巨头时,百度的公关部门已经主动出来认领了,他们说服发布者编辑了原微博,并加上了补充说明:
事故就是非常轻微的车辆轮胎处接触,已经第一时间处理了,和司机也达成了一致,不存在逃逸相关的问题。
至此,本来是一起带有黑色幽默的普通事故,骤然变得极其性质恶劣起来,为了掩盖并不算大的疏漏,一家商业公司宁可选择用说谎的方式,对交通法律和社会责任视若无睹。
我以前说过,企业的公关过于敏感不是好事,在追求抢险扑灭舆情火苗的程序里,它往往会站在所谓集团声誉的立场先于业务部门作出判断,从而挖下覆水难收的深坑。
换句话说,百度的公关在这次灾难级的表现里,可能也害苦了百度本就步履蹒跚的AI事业,公关在这个案例里非但没有起到“擦屁股”的作用,甚至拉上了整个公司来垫背。
根据百度搜索的结果——是的,我故意的——关于剐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的条件,所有的律师回答都是肯定的,“逃逸不看事故的程度,只看主观上的态度,以及客观上的行为。”
故而百度公关的回应,所谓“不存在逃逸相关的问题”,是在公然说谎,无论你事后如何补救和达成谅解,就视频记录里发生的行为,你的无人驾驶车就是决然逃离了事故现场。
从行车记录仪里的对话来看,被撞车辆似乎是一辆网约车,因为这起车祸,司机被迫遵守规定,请乘客下车再打一辆,自己则言语懊丧的表示想尝试去追一下肇事车辆,这也不像是百度所说的轻微程度。
可以说百度的回应也把“AI学会肇事逃逸”的讽刺文学上升到了“AI重新定义法律”的严肃文学,就在洋人的AI还在为了制定道德准则而争论不休的时候,百度已经为自家的AI争取到了治外法权。
(目前而言,百度的无人驾驶不是AI全权接管,而是配置了远程操控员,但整条业务线依然是为AI项目提供支持的。)
从技术上讲,百度的无人驾驶车在测试过程中传感数据出错以致行驶判断失误,这并非不可容忍的事情,也是所有科技公司都不可避免的试错成本。
所以老老实实做出解释,该道歉就道歉,说清楚是如何赔偿被害司机的,承诺继续优化无人驾驶方案,这不就很好么?
非要以一副“不要小题大做”的口吻反过来教育观众,问题在于,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看到百度的无人驾驶车撞车之后扬长而去,公司更是出来表态“这都不算事儿”,以后谁还敢相信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
公关部门以一己之力把业务部门拉向危险的风评深渊,这波反向上分的操作,怕是下辈子的年终奖都不够扣的。
无人驾驶行业天然具有强烈的伦理意识,麻省理工就曾做过调研,让用户选择它想购买怎样的车辆——在遇到要么牺牲车主要么撞死行人的极端情况下,你希望无人驾驶系统做出怎样的选择?
如果无人驾驶系统偏向于选择牺牲车主,那么显然消费者不会接受这么一个把他人生命置于自己之上的产品,但是如果无人驾驶系统偏向于选择撞死行人,这又意味着大众的安全性遭到了粗暴侵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这个悖论真正值得引起的思考在于,当人类将驾驶行为乃至路权都交给了机器之后,机器和它背后的供应商能否承担相应的责任?
至少,在百度今天给我们看到的这一幕里,它是不值得信任的,轻而易举的逃逸就像是那个恶劣的笑话所言,当哲学家还在挣扎要让火车碾过一个孩子还是五个孩子的时候,反社会者的选择是让火车横着漂移过去,同时碾过两条铁轨。
如果是在影视剧里,这时会有一个沙哑声音响起:“Why so serious?”
但在现实世界,作为一家500亿美金市值的大公司,AI的概念比谁都喊得早,却每次都只赶得上晚集,如今还在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道路安全上犯浑,确实不负招黑体质。
一切都是报应,一切都有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