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动力电池无疑是其中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乘着这股东风,动力电池制造商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让该领域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细数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LG、中创新航、松下……每当谈论两家孰优孰劣之时,答案并非简单的“这家”或“那家”,难分仲伯。
而就在最近,比亚迪旗下的弗雷电池却与另一家动力电池制造商握手言和了。10月7日,弗迪电池官方发布消息称,已经于9月4日与韩国LG在首尔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据悉,弗迪电池成立于2019年,隶属于比亚迪“弗迪系”。此前,比亚迪将垂直整合业务独立打包成5个“弗迪系”公司,业务涵盖了汽车五部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电池、电驱动系统、汽车电子、车身及底盘和内外饰。
从官方口径来看,签约后的双方业务将围绕技术和产品等竞争优势进行深度交流,深化相互认知。
所谓的深度交流,或许双方合作的重点并非是一直处于竞争关系的动力电池领域。双方将在家庭储能、机器人及其他智能家居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行业预计,在产品端,弗迪电池或将用消费类电池 LFP 4680,与 LG 展开合作,涉及电芯、模组及系统端等方面,从而打造面向欧美市场的产品。
从LFP 4680的命名来看,这款电池应该属于磷酸铁锂圆柱电池。纵观整个行业发展趋势,46大圆柱电池生产难度很大。一是终端下决心入场的需求尚未释放,大圆柱生产放量遇阻;二是大圆柱产品性能及制造上尚未完全匹配用户需求;三是高容量原材料、结构件原料来源及规模受限。
最重要的还是由于生产合格率上不去,生产效率难以提升,关于结构、工艺、材料的探索仍在不断变革探索中。
难度虽大,但其优势也足够明显。46系大圆柱电池通过结构创新与材料体系,能实现更高效制造、更高性能、更低成本来满足电动化的需求。因此,谁率先量产46系大电池,就将获得市场主动权。在市场的驱动下,46系大电池将成为电池厂商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
除特斯拉外,宝马、奔驰、通用、蔚来等国内外车企都在布局圆柱电池。宝马已经和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签订圆柱电池的合作协议,预计在新世代车型上见到成果。
此次双方在消费领域电池的合作,仍旧为双方后续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除了在产品领域的合作,弗迪电池和 LG 还就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以及未来的合作战略等路线进行沟通。
2022年,美国通过其《通胀削减法案》(IRA)标志着美国正在进入脱碳的新时代,法案涵盖数千亿美元的长期营商奖励及税项宽免,是美国目前为止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采取的最大规模行动。
只不过,该法案涉及美国政府为本土电动车产业提供高额补贴,带有强烈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由此另许多其他国家感到不满。也由此,弗雷电池与LG的合作,或许在试图为拿下欧美市场谋出路。
针对为何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热衷于“走出去”现象,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过去“少电、缺电、贵电”转换到如今的电池产能过剩。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52.1GWh,累计同比增长38.1%。但同期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93.6GWh,同比增长36.8%。换言之,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的产量接近装车量的两倍,产量远高于需求。
产能利用率下降,也让行业开始思考如何消化掉产能过剩带来的问题,而出海则为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解题思路”,欧洲和北美洲地区顺势成为了当下热门目的地。
一方面,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已是动力电池制造商扎堆,留给这些企业的少年宫产空间确实有限。另一方面,对于此番上演握手言和的戏码,外界也纷纷表示看不懂。毕竟长期以来这两家公司与宁德时代长期霸榜前三,彼此之间互相纠缠。
SNE research 披露,今年 1-7 月,比亚迪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制造商,电池装车量 58.1GWh,市占率 16%,次于宁德时代(132.9GWh,36.6%),高于 LG 新能源(51.4GWh,14.2%)。
网友们不禁调侃: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比亚迪与LG的强强联合,也被解读为或将共同挑战宁德时代的霸主地位。
无论是否如外界揣测的那样,比亚迪与LG的合作已成定局。正如弗迪电池消费类电池事业部总经理雷磊所言,此次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双方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使双方在发展战略共识方面实现“里程碑式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