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登顶新加坡首富的张勇,继续扩张旗下的餐饮版图。5月13日,海底捞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公告,海底捞的海外业务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将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代码“HDL”。
特海国际主要负责海底捞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的餐厅业务,之前于2022年12月在港交所以介绍的方式挂牌上市,目前总市值超百亿港元。
1971年出生于四川简阳的张勇,17岁从简阳一所技校毕业后,便开始在社会闯荡。1994年,他决定和朋友合开一家火锅店,第一家“海底捞”就此诞生。近30年来,海底捞凭着独树一帜的服务,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火锅品牌。
从2016年起,张勇、舒萍夫妇旗下的颐海国际、海底捞和特海国际陆续在香港上市。2019年,张勇夫妇一举登顶《福布斯亚洲》新加坡首富,身价约138亿美元(按当时汇率约合987亿元)。然而,此后随着海底捞业绩波动,张勇家族的财富也大幅缩水,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张勇夫妇财富约为530亿元,相比一年前缩水达220亿元。
海底捞海外业务赴美上市
5月13日,海底捞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公告,海底捞海外业务特海国际将发行269.27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预计该股将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交易,代码为“HDL”。
本次发行完成后,假设承销商不行使购买额外美国存托股份的选择权,张勇控制的实体将总共拥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5.66%。同时,张勇的配偶舒萍为特海国际的董事、董事长。
2012年,海底捞开始了全球市场的布局,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海外餐厅。其后逐步在北美、东亚、欧洲、澳洲等地区落地开业。
在2022年年底,海底捞决定将其海外业务,即特海国际分拆出来,单独上市。当年底,特海国际以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上市。据悉,以该种上市方式,特海国际上市并不发行新股,也不涉及融资。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海国际已在四大洲的12个国家扩展至115家自营餐厅,其中70家位于东南亚地区,17家位于东亚地区,北美地区则有18家,10家位于其他地区(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而针对推动双重上市的原因,特海国际称,此举有利于扩大其股东基础,获得额外资本,提升其在国际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企业形象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股份的流动性。
根据最新披露,5月13日特海国际普通股在香港交易所的收市价为每股16.68港元,拟定每股ADS的价格为21.35美元,预计发行的净收益约为4880万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全额购买额外ADS的选择权,则约为5682万美元。
所募资金扣除承销佣金和发行费用后,特海国际拟将约70%用于加强品牌和在全球扩展餐厅网络,其余用于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研发、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业绩方面,特海国际直至去年才扭亏为盈。数据显示,特海国际2019-2022年收入分别为约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与5.58亿美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3302万美元、5376万美元、1.51亿美元与4124.8万美元。
而在2023年,特海国际营收同比增长22.94%至6.68亿美元,公司拥有人年内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62.19%至2565.3万美元。
对于扭亏的原因,特海国际表示,首先是因为每家餐厅的平均翻台率提高,其次是内部管理及营运的改善,让与餐厅经营效率相关的成本及开支优化。
对应的,公司的翻台率由2021年的每日2.1次改善至2022年的每日3.3次,并于2023年进一步改善至每日3.5次;每家餐厅的平均每日收入从2021年的0.1万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54万美元,并在2023年进一步增加到1.63万美元。
然而,进入2024年一季度,特海国际又陷入亏损。根据公司发布的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总收入为1.8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主要得益于海底捞餐厅业务收入的增长。
同期,公司录得亏损净额45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净利润560万美元,本期录得亏损净额主要是因为该季度录得汇兑亏损净额1300万美元。
不过,特海国际的经营表现持续改善。2024年一季度相较于上年同期,公司客人总访问量由600万人次增加至730万人次;翻台率由每日3.3次增加至每日3.9次;每家餐厅的平均每日收入从1.59万美元增加至1.75万美元;每位客人的平均消费从26美元下降至24.9美元。
“火锅一哥”张勇的发家史
目前,张勇夫妇已手握海底捞、颐海国际和特海国际三家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千亿港元。如果特海国际顺利登陆纳斯达克,张勇将迎来第四个IPO。
作为餐饮界当仁不让的赢家,张勇是如何凭借普通的火锅生意发家致富的呢?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张勇出生于1970年,四川简阳人。
1988年,18岁的张勇就中专毕业了,在这个年龄很多人才刚考上大学。随后他进入了父亲当厨师的四川拖拉机厂当起了电焊工,这一干就是6年时间。
但张勇也不甘心每个月只拿93.5元的工资,他开始学周围的人下海经商。几年时间里,他捣腾过扑克牌游戏机、卖过汽油,都失败了。
1994年,张勇在老家四川简阳摆起了四张桌子,利用业余时间卖起了麻辣烫。后经过深入仔细的市场调查分析,张勇跟女友舒萍,以及好有施永宏及女友李海燕,四个人凑了8000元,打了四张火锅桌,第一家“海底捞火锅”正式开业。
此后,众所周知的是张勇通过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独特的商业思维,成功地将海底捞从一家普通的火锅店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餐饮品牌。
据悉,开业之初,张勇目标已不在四川本土,而是把眼光投向了全国。之后他不断向国内大型餐饮企业求经学艺,钻研出海底捞独树一帜的服务体系。
张勇还倡导亲情式的管理,他曾说自己一直在琢磨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是环境、口味、食品安全?还是服务品质?最后发现都不是,“我觉得如果人力资源体系打造好了,反而有可能会成为海底捞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在张勇的主导下,海底捞成功突破了家族企业的天花板。2004年,张勇提出让自己的妻子舒萍和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离开公司,只做股东。
张勇随后又在2007年让施永宏也离开海底捞,并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妻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2007年,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绝对控股的股东。
2018年9月,海底捞在中国香港上市,第一天市值便突破千亿港元,这也让张勇跻身巨富行列。不到一年时间,海底捞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大关,张勇顺利成为新加坡首富。
目前,除了上市的海底捞、特海国际,张勇夫妇还拥有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即早在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的颐海国际。
颐海国际是海底捞的底料供应商,前身为海底捞成都分公司。截至2023年底,张勇舒萍夫妇共同持有颐海国际31.44%的股份。
不过,由于海底捞股价的节节败退,就个人财富层面而言,张勇夫妇目前的身家较巅峰期大幅缩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2023年和2024年,张勇、舒萍的财富分别为750亿元、530亿元,据此计算张勇夫妇财富一年缩水220亿元。
火锅赛道竞争加剧
海底捞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疫情期间的逆势扩张,将公司一度带入亏损的境地。
过往财报显示,2017年底海底捞还仅仅只有273家门店,2018年上市当年新开店近200家,全球门店数量达到466家。2019新开308家,2020年顶着施虐的疫情继续猛扩544家。
2021年全年,新开业421家海底捞餐厅,同时关闭276家。也正是这一年,海底捞迎来上市后首亏,亏损金额达41.6亿元,其中计提由于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超过36.5亿元。
在这份巨亏业绩披露前夕,张勇急流勇退,将海底捞CEO职位交棒给有“最牛服务员”之称的杨丽娟。张勇曾反思称,“疫情几年我总是决策失败,我觉得应该开放了结果关了,我觉得应该关了结果放开了,每次都踩偏。”
进入2022年,随着整个餐饮业复苏,海底捞重回盈利。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海底捞实现收入约为347.41亿元,净利润约13.73亿元。
根据2023年业绩公告,海底捞全年营业收入为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44.99亿元,同比增长约227.33%。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绩好转,今年3月4日,海底捞品牌自成立以来首次宣布大规模开放加盟许可。目前,海底捞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加盟海底捞的最低资金门槛超过1000万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餐饮市场强势回暖,头部餐饮企业开放加盟趋势愈加明显,不少品牌选择开放加盟扩充市场,从而导致火锅赛道的竞争更加激烈。
2024年1月,九毛九集团发布公告,自2月1日起,将逐步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和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的加盟与合作业务。3月8日,珮姐老火锅也表示,寻找城市合伙人,正式开放特许加盟。
在大龙燚火锅创始人柳鸷看来,火锅市场的竞争确实更加激烈了,大批创业者涌入市场,大量新的火锅店出现,已经形成了可怕的“门对门竞争”。他表示,接下来火锅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一次大洗牌,优胜劣汰会成为常态。
这种情况下,作为行业领头羊的海底捞,自然也随着大量新品牌的涌入,和现有品牌通过加盟等方式而扩大市场份额,竞争压力无疑会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