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多或少从新闻上听过“心脏骤停”,一个刚才还好好的人,突然就倒地不醒,送到医院时就已经晚了。心脏骤停,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心脏骤停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按秒计算的,若不尽快进行有效的抢救,可能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心脏骤停会导致血液循环的瞬间中断,使得大脑和身体其他重要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脑循环停止20秒后,患者就会丧失意识,完全性脑缺氧5分钟后,就会产生不可逆性的脑损伤。
据齐鲁医院急诊科、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玉国教授和徐峰教授团队 2023 年发表的研究指出,我国每年心脏骤停患者约 103 万人。因此,提高对这一突发状况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对于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脏骤停?
据统计,国内心脏骤停的 5 大病因分别是冠状动脉疾病(53.5%)、心肌炎(9.2%)、心肌病 (5.8%)、风湿性心脏病 (4.2%) 和高血压性心脏病(4.2%);并且近些年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肌炎和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骤停或心源性猝死的比例显著增加。
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心脏骤停,更要小心心脏骤停的风险。
此外肥厚型心肌病等疾病,具有隐匿性,日常体检很难发现,这些患者也可能不知不觉间陷入危险。
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发生常常出乎意料,但实际上也存在一些规律。
首先,剧烈运动可能是心脏骤停的导火索,尤其是对于那些心脏功能较差的人来说。突然进行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可能会使心脏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压力,导致心脏骤停。
强烈的情绪波动也是可能引发心脏骤停重要因素。无论是过度的愤怒、极度的紧张,还是突然的惊恐,这些情绪都会引发体内激素的剧烈变化,对心脏产生巨大的负担,从而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对心脏病患者来说,这种风险尤为显著。
昼夜变化、季节变化也有可能诱发心脏骤停。研究发现,心脏骤停发病高峰为上午 6 时至中午,周一最高,周末最低;四季中,冬季最高,夏季最低。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与冠心病死亡率增加有关,暴露于道路污染物可能会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
如何预防心脏骤停?
预防心脏骤停是保护心脏健康的关键一步。
首先,定期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尤其是那些已经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通过定期的心脏检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心脏骤停的风险。
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戒烟限酒是首要的,因为烟草和酒精都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严重损害。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健康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食品。
规律的身体锻炼同样必不可少,这是心脏骤停的保护因素;但要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确保心脏能够适应。
良好的心态也很关键,尽管心脏骤停听起来非常可怕,但是它的发生几率并不高,通过了解它的风险因素和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的几率。
完全没必要为了心脏骤停而过分担忧,而且焦虑、压力本身也是风险因素,何不好好地感受身边的美好。
遇到有人心脏骤停怎么办?
那么,当我们身边的家人或者其他人,出现心脏骤停时,我们应该怎样施救呢?通用的做法是心肺复苏术(CPR)。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下五步:
(1)发现有人晕倒在地,首先确定周围环境安全,不安全要转移到安全位置;
(2)确定患者意识,拍打患者肩膀和呼喊他的名字,或者叫先生、小姐等,看患者能否回应,睁眼、说话等,如果没有回应,指定周围一人拨打 120,指定另外一人去取自动除颤仪(如果有的话)
(3)将患者放平在坚硬、平整的地方,比如地上,并让围观的人群散开一点,自己跪在患者一侧,右侧更方便用力,但实际上要因地制宜。
(4)如果没有回应,看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或者去听有没有呼吸,如果没有起伏,偶尔的喘息也不认为是有呼吸,这时候可以解开患者衣物,开始胸外按压。紧急情况下,可以不用判断心跳。
(5)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段 1/3 处(两乳头连线中点),将你的手,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掌跟放在按压部位,下面的手五指翘起,两个胳膊伸直,上半身前倾,按压频率是 100~120 次/分,深度 5~6cm,每次胸廓要完全回弹。
注意掌跟不要脱离按压部位,否则就变成了冲击力。错误操作会加大肋骨骨折的风险,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一直按压就行,在室外不用做人工呼吸,只需要通过抬起下巴、头偏向一侧来打开气道,避免异物窒息,同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一般 2 分钟左右就得换人。注意如果是抢救溺水人员,尤其要注意开放气道,并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按压效果可以观察患者面色,面色没那么苍白就表示起效了。
如果自动除颤仪来了,则开始除颤;如果患者动了或者医务人员来了就停止按压。
自动除颤仪的使用都是傻瓜式的,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但注意:
(1)使用时,要避免周围有人接触到倒地的患者,这样会分散电流,降低效果,也让接触的人不舒服;
(2)最好能移除患者身上一些导电的首饰、配件;
(3)最好能快速擦干患者身体。
最后,祝大家都有个健康的心脏,健康地生活。
参考文献
[1]Jung E, Park JH, Ro YS, et al. Family history, socioeconomic factors, comorbidities, health behaviors, and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Sci Rep. 2023;13(1):21341.
[2]Hayashi M, Shimizu W, Albert CM. The spectrum of epidemiology underlying sudden cardiac death. Circ Res. 2015;116(12):1887-906.
[3]Mittleman MA, Mostofsky 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chemical triggers of acute cardiovascular events: preventive strategies. Circulation. 2011;124(3):346-54.
[4]https://cpr.heart.org/en/resuscitation-science/cpr-and-ecc-guidelines/adult-basic-and-advanced-life-support
[5]田晓芬,陈蒙华.心脏骤停后脑复苏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05):693-695.
策划制作
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丨李清晨 哈尔滨 儿童医院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