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金融时报》引用的调查和消息来源,目前约有一半的求职者在求职材料中至少有一部分依赖于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写作工具。这股机器生成内容的浪潮让许多行业的招聘经理应接不暇,他们本已在应聘者过剩的情况下苦苦挣扎。
招聘平台 Applied 的首席执行官 Khyati Sundaram 告诉本刊:"我们看到的肯定是数量增加而质量下降。她补充说,当应聘者可以直接从 ChatGPT 复制粘贴内容时,申请就更难筛选了。"
人工智能简历的大量涌现只是对长期酝酿的趋势的补充,这些趋势大大提高了申请量。这些趋势包括在线招聘网站的兴起,它们让求职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当然还有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招聘人员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而现在情况变得更糟了。
如今,招聘人员面对的简历和求职信都非常普通,充斥着各种关键词,用人工智能独特的语言风格书写,只是有点......不对劲。科技招聘公司 Harvey Nash 的安迪-海耶斯(Andy Heyes)表示,"美式语法"的"平淡"申请经常被标记为潜在的人工智能工作。
许多大型雇主对人工智能在应用中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政策,有些雇主正试图予以打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安永、普华永道和毕马威--都警告毕业生不要走人工智能之路。
然而,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Neurosight 的一项调查发现,57% 的学生求职者使用 ChatGPT。付费的高级版本能输出更精致、更像人的文字,因此比其他版本更有优势;免费的 ChatGPT 用户通过心理测试的可能性较低。
Neurosight 的创始人杰米-贝茨(Jamie Betts)也告诉《金融时报》,那些为 ChatGPT 付费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社会经济背景较高、男性申请者、非残疾人、白人居多"。
换句话说,拥有更多资源的学生获得的实质上是一种有偿的招聘挑战,如计时笔试和逻辑问题。
陷入困境的招聘人员该怎么办?大多数人都寄希望于老式的、不受人工智能影响的解决方案:个人面试。无论 ChatGPT 求职信多么令人信服,他们都认为,当聊天的时候,真正的人类才会揭开面纱。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此同时,许多求职者首先就会回避使用人工智能招聘的雇主。去年的一项研究发现,66% 的美国人会拒绝申请任何使用人工智能招聘工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