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时代,阅读方式已发生转变
1973年,世界第一部民用手机诞生,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从贵族奢饰品时代一跃跨入全民手机时代,而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媒体终端,更是在人们 每天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今,众多玲琅满目的应用悄然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而阅读方式也随着手机的智能化发生了转变。
据一项调查显示,现代都 市人每天平均使用手机时间在3小时以上,这其中,占据时间最长的是游戏类应用,位居第二的便是阅读类应用。北京的一位自称是“书虫”的网友表示,“从小就 喜欢看书,喜欢看书中世界的广阔天地、四季美景,喜欢看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但自从参加工作以后,能够让人抱着厚厚的书本踏踏实实看一会儿的时 间越来越少,紧张的生活节奏,几乎把看书的时间全部压缩在了上下班时候的公交车上,慢慢的也就习惯了用手机看书。”手机的便携性、不受光线条件制约等特点 正是使其成为刊物新载体,成为影响人们阅读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因素。
由此一来,读者手机i800可谓称得上是为阅读而生,纯平磨砂背板触感柔和,让消费者双手持握更加舒适,5英寸IPS超大屏幕不仅让每屏能够容纳的内容更多,也使得字迹更为清晰,电容屏幕多点触控的特点让翻页更流畅,使阅读效率更高。
《读者》杂志珍藏几代人回忆
1981年《读者》杂志创刊,在随后的三十年中独领风骚,成为国内乃至亚洲发生量最大的期刊杂志,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对于70年代的人们 来说,《读者》是很多人接触到的第一本文摘类杂志;对于80后而言,《读者》更是伴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是80后课外读物的第一选择;而对于90后、甚至 是00后这些新生代来说,《读者》与时俱进的办刊思想,博采中外、荟萃精华的杂志特质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一位出版业人士表示,《读者》对于中国期刊杂志、乃至中国文学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读者》问世以来,甄选收录涉及人物、社会、人生、文明等众 多角度的名家文章万余篇。“读者智能阅读手机i800将《读者》三十年间,为人们带来的一期一期好看的文章,同时也被打上时代烙印的每一期杂志囊括其中, 不仅把具有文学研究价值的《读者》杂志利用现代化手段整合为一,也将几代人的珍贵阅读回忆一并珍藏。”这位人士说。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智能手机硬件配置的逐渐趋于标准化、同质化,品牌的内涵价值已成为手机厂商争相追逐的焦点。“文化底蕴深厚的《读者》杂志, 跨界推出手机产品,5英寸IPS大屏幕、双核处理器的主流硬件配置,足以见其诚意,而内置的《读者》三十年杂志内容,更是为其品牌内涵价值加满分数,国产 手机市场或将迎来品牌原创时代”,上述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