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Jeff_Hill的投递
大型机——个人电脑,计算设备第一次形态变化,导致之前用于国家/企业科研机构的计算机,第一次在消费电子市场迎来井喷式增长。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第二次形态变化,计算设备再次重现不可思议地以几何级增长。以此类推,第三次形态变化,智能手机——可穿戴计算设备,我们正处在第三次爆发的前夜?
计算设备每一次爆发,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有迹可循:
(1)大型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机器体积从大到小。由此,应用场景从少到多,计算设备覆盖和使用频率提升。
(2)键盘输入+纯代码编程语言——键盘+鼠标+图形化界面Windows系统——触摸交互+更直观的移动操作系统,人机交互难度直线下降。
由此,计算设备从复杂艰深到简单友好,更多的人、更多领域的公司/组织都开始运用它。
计算设备的质变每次都伴随着体积变小和人机交互难度下降。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只要满足了必要条件(1)和(2),我们很快将见证下一代计算设备——可穿戴计算的爆发。
小巧到可以直接佩戴使用的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能更便捷的输入信息、完成计算、反馈结果,能让人们使用计算设备的场合和频率进一步提升。不过,每一次计算形态的变革不仅仅是体格变小,还有交互门槛的降低和交互效率的提升。而且后者,似乎是决定能否大规模进入消费市场的关键。比如在90年代末20世纪初的时候,平板电脑和手持PDA已经诞生,但由于照搬了桌面Windows系统和使用物理按键/手写笔操作,人机交互体验糟糕,一直未能成为市场的主流计算产品。
那可穿戴计算设备应该采用哪种交互技术,继续触摸交互吗?
显然这是愚蠢的。类似Google Glass智能眼镜和Galaxy Gear智能手表这样的可穿戴计算设备,无一例外都是小屏幕,触摸交互太过局促和别扭,体验太差。我们现有的人机交互方式,键入、触控、语音、体感,显然,语音和体感是最简单、最友好的。
Google Glass向我们示范了眨眼操作,自然语音命名,智能手表同样也是,后续,也许人们还会增添体感操作。不过无论是语音交互还是体感操作,目前技术的发展状况都不甚令人乐观。
影像体感需要两个以上摄像头才有精准识别,对光线、软件算法、摄像头硬件配置都有要求,使用条件苛刻。语音识别对于可穿戴计算设备再适合不过了,但是自然语言的识别非常复杂艰深,牵扯到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类似这么简单的一句汉语“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两句完全一样的话能有不同的解读,背后是字面信息理解、语境分析、词句分拆、认知模型建立一系列大脑高度并行处理的过程。
科学研究领域,心理学中的意识、脑科学中的智能、物理学中的重力、数论中的素数,这样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越简单越直观的背后,就越是复杂的集合,可能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都难有重大突破。iDoNews认为,目前“疯癫”的微软小冰,在微信和微博上的闹剧就是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可穿戴计算设备是未来,这没错。不过,要等到语音识别所代表的人工智能,真正变得“智能”的时候,才是可穿戴计算设备改变世界的时刻。
文 iDoNews /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