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BC网站北京时间7月10日报道,小米集团周一在港交所上市后股价一度下跌6%,但是在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小米早期投资者童士豪看来,这更多反映的是投资者的困惑,而不是股票本身的实力。童士豪在接受CNBC节目《Squawk Alley》采访时称,小米股价的表现“可能同时反映了中国和美国的市场状况,投资者试图弄明白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
童士豪
作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机制造商,小米因其各式各样的高性价比硬件产品而出名。小米一度被视为苹果公司的主要威胁,但是投资者的热情似乎已经降温。这可能是因为小米和其美国对手一样,正在积极寻求从互联网和服务业务中挖掘收入。
苹果已经成功建立了一个规模为400亿美元的服务部门,到2023年时预计将占据总营收的20%。但是相比之下,小米的服务业务增长更为缓慢,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不到10%。
童士豪确信,小米的服务业务将迎头赶上,这要归因于该公司庞大的硬件生态系统。他认为,小米硬件的粘性要比“我们在美国看到的硬件更高”。消费者一开始会被高品质的硬件所吸引,他们使用的小米设备越多,就越有可能使用小米的互联网服务。
“一开始,你会看到硬件销量将快速增长。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消费者在家中拥有的小米产品越多,他们最终使用的小米互联网服务就越多,”童士豪称,“这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硬件和互联网服务是连接在一起的。这种滞后效应将会逐渐显现。”
小米庞大的硬件生态系统已经使得一些人拿它与三星电子作比较,而不是与苹果,但是童士豪坚持认为,小米与这两家公司都不同。
“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逐步了解小米,他们会把小米视为一家不同类型的硬件公司,不同于过去常见的硬件公司,”童士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