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岁的卵子为什么不会生出 30 岁的婴儿?探索生命时钟重置的秘密
“北大的保安很有名,他们经常会问一些深层次的人生哲理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我们课题组正好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颉伟教授在一场在北大的讲座中说道,他身后屏幕PPT上正停留着演讲主题——重启“生命时钟”。
- Nature :为什么减肥很难,维持更难?因为肥胖有记忆
研究表明,即使在剧烈减肥后,身体的脂肪细胞仍会携带肥胖的“记忆”――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减肥计划后很难保持苗条。这种记忆的产生是因为肥胖的经历导致了表观基因组的变化――一组化学标签,可以从细胞的DNA和蛋白质中添加或移除,有助于调节基因活性的高低。
- 首例非美国试验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获准在加拿大开始脑机接口试验
加拿大大学健康网络(UHN)表示,其多伦多西部医院将成为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 Corp.开发的设备的第一个非美国试验地点。UHN首席执行官Kevin Smit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非常自豪能站在神经外科研究进展的最前沿。”他还表示,UHN将是加拿大“第一个和唯一的”试验地点,但没有说何时开始。
- 科学家推出新型抗生素对抗耐药性超级细菌
抗菌药物对于治疗感染至关重要,但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已使许多现行治疗方法变得无效甚至无用。这迫切需要新的解决方案。一种经过修饰的达罗巴汀化合物在治疗动物模型中的耐药性细菌感染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为对抗大肠杆菌等越来越难以治疗的病原体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武器。
- 钟睒睒不建议长期喝绿瓶水:不含矿物质 也不值钱
近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某活动上谈到农夫山泉恢复生产绿瓶水(纯净水)。他表示,“说句老实话,那个时候是一气之下,但我仍然不希望大家去喝(绿瓶水)……我要告诉你红瓶水(天然水)就是值这个钱,绿瓶水(纯净水)就是不值钱。我是为了恢复我的名誉,我没有骗人家,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名誉有多少价值,我钟睒睒不是骗子。”
- 《自然-人类行为》:使用互联网或能提升50岁以上人群幸福感
2024年11月19日,《自然-人类行为》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在23个国家5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互联网或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自我报告健康状况更佳和较少抑郁症状相关。这项研究由香港大学张清鹏团队完成,研究结果对公共卫生政策和实践有潜在影响,特别是在老龄化和精神卫生服务有限的国家。
- 全球首例成功换脸换手男子将结婚 因车祸全身被重度烧伤
近日,美国新泽西州26岁男子乔·迪梅奥(Joe DiMeo)在接受全球首例成功换脸换手手术4年后宣布订婚,将与未婚妻杰西卡·佩雷斯在12月5日举办婚礼。据悉,在2018年7月的一天,迪梅奥下夜班路上开车时不慎睡着,车辆偏离道路撞上了石头随后起火,导致他全身烧伤面积超80%,手指也因伤势太重被截去。
- 专家辟谣冷冻馒头超2天会长黄曲霉素:0℃以下不能产毒
最近“冷冻馒头超过两天会长黄曲霉素”话题登上热搜,让广大网友不淡定了。那么,冷冻馒头冻两天真的会长黄曲霉素?对此,专家表示,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进展来看,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冷冻馒头可能的风险。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变苦的坚果、变黄的大米、颜色变深的植物油都有可能滋生了黄曲霉毒素。
- 空气污染可能是湿疹的诱因
随着工业化发展,湿疹的发病率也在随之上升。一项11月14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新研究显示,空气污染与湿疹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PM2.5浓度越高,患湿疹的几率就越高。
- 人类平均寿命能达到100岁吗?专家:本世纪很难实现
11月18日消息,人类的预期寿命曾稳步增长,但这一趋势如今正在放缓。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已接近寿命的天花板?生命有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每个人都会死亡。然而,多亏医学的重大进步、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自19世纪以来(除去少数几次疫情),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稳步增长。然而,最近的数据表明,这一增长趋势正在减缓。
- 炊具、食品包装和化妆品中的PFAS化学物质可能会破坏人们的睡眠
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年轻人血液中的全氟辛烷磺酸(PFAS)或"永久化学品"与睡眠质量差有关。 这项研究强调了潜在的健康风险,并支持进一步规范有害物质。研究首次将四种特定类型的全氟辛烷磺酸的高浓度与对睡眠的影响联系起来,并在此过程中确定了相关基因。凯克医学院进行的研究揭示了血液中"永恒的化学物质"水平与健康的基本支柱--睡眠--的干扰之间的联系。
- 美国报告首例猴痘分支I型病毒感染病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6日宣布,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卫生部门经实验室检测确认,该州出现一例猴痘分支I型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美国首次发现这种感染病例。
- 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超8亿
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篇论文称,2022年,全球罹患Ⅰ型或Ⅱ型糖尿病的成年人总数已超8亿,是1990年的4倍多。这项研究由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协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开展,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治疗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人员从各国收集了1000多项研究,涵盖1.4亿18岁以上人群的数据,并利用统计工具,估算出了不同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治疗情况。
- 平均减重17% 减肥药司美格鲁肽正式在中国上市
诺和诺德宣布,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诺和盈(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
- 为什么有的人每天一包烟 活到90也没得肺癌?
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吸烟被公认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致癌化学物,比如多环芳烃、芳香族及其胺类、亚硝胺等,烟草本身含有砷、镍、铬等无机致癌物。吸烟除了增加肺癌风险,还增加膀胱癌、食管癌、口腔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 有趣的研究:高速互联网接入的普及与肥胖人数上升存在关联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高速互联网服务的推广与该国肥胖率的上升之间存在联系。 进行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将肥胖率上升归因于高速互联网接入对体育锻炼和饮食习惯的影响。
- 研究发现非脑细胞也能形成记忆
最新研究发现,记忆可以在大脑之外形成。 非脑细胞暴露在类似于脑细胞在获得新信息时所暴露的化学脉冲下,会导致非脑细胞开启一个对记忆形成至关重要的基因。人类学习和记忆的一个特点是大规模间隔效应。 也就是说,多次训练间隔所产生的记忆力要强于单次训练相同的训练量。 就像那句警告不要在考试前一天晚上补习的老话一样。
- 斯坦福大学的新型AI工具可取代昂贵的癌症基因检测
为了确定癌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病理学家通常会在显微镜下检查肿瘤活检的薄片。 然而,要确定驱动肿瘤生长的基因组变化--这是指导治疗的关键信息--需要对从肿瘤中分离出来的RNA进行基因测序。 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花费数千美元。
- 怎么回事啊,最近满脑子都是《苹果香》?
近日,一首《苹果香》突然在各大平台上爆火,引发无数音乐爱好者翻唱以及再创作,收获了铺天盖地的流量,将近 50 多亿次播放量。不过,也有一些网友对此十分困扰,表示脑子里一直不由自主地出现这首歌,甚至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是“六星街里又传来巴扬琴声吗......”的旋律。
- 特朗普提名“疫苗怀疑论者”小肯尼迪任HHS部长 疫苗股大跌 迷幻药概念股大涨
周五美股盘前,美股疫苗板块的个股普遍下跌,迷幻类药物股票的价格则普遍上涨,主要因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将任命小罗伯特·肯尼迪 (Robert F. Kennedy Jr.) 担任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部长,特朗普的此举可能会将一位著名的“疫苗怀疑论者”以及更广泛的行业批评者提升到美国医疗卫生以及健康政策方面的最高职位。
- 以科学的名义:澳洲"Chart Your Fart"应用邀请民众追踪自己的放屁情况
在我们所见过的最有趣的公民科学项目中,澳大利亚领先的研究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要求全国人民在三天内通过免费且故意搞笑的 Chart Your Fart 应用程序来追踪他们的放屁情况。
- 冬天真的不用天天洗澡
冬天洗澡一定是很多人都非常纠结的事情。要做足心理准备才能走进浴室,但在感受到了温暖的水温时又舒服得不想出来。冬天洗澡真的太冷了,真的有必要天天洗吗?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洗澡频率主要取决于个体的需求和偏好。《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我们一般情况下每隔 2~3 天洗一次澡就好了。
- 世卫和美CDC齐发警告:疫苗覆盖率不足 去年全球麻疹病例激增20%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周四发布报告称,由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和冲突频发的国家缺乏疫苗接种,去年全球麻疹病例激增了20%。联合报告中提到,在所有大规模破坏性麻疹疫情中,近一半发生在非洲地区,导致当地死亡人数增加了37%,其中大多数是幼儿,这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实。
- 亚马逊推出治疗男性脱发等疾病、医美固定月费服务
美国互联网大厂亚马逊周四宣布,开始为Prime会员提供针对抗衰老、晕动病预防、睫毛生长,以及男性脱发和ED的互联网固定费率医疗服务。受此影响,美股远程医疗概念股Hims & Hers日内跌幅一度超过18%,恐怕会迎来公司史上最大单日跌幅。
- 科学家发现记忆不仅仅存在于大脑中
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 - 尤其是脑细胞是用来储存记忆的。然而,美国纽约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发现,身体其它部位的细胞也在记忆中发挥作用,这为理解记忆的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增强学习和治疗记忆相关疾病创造了可能性。
- 研究发现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可高达38%
一项在马萨诸塞州11家医院进行的研究显示,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38%,其中近一半为严重事件。尽管自1991年以来在外科手术安全方面取得了技术和程序上的进步,但这些可预防的伤害依然存在,这表明在医疗保健实践中亟需加强安全措施和患者参与。
- 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每年的 11 月 14 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上每 10 个人就有 1 人患糖尿病,每 5 秒就有 1 人死于糖尿病。从 2011 年到 2021 年的 10 年间,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也从 9000 万增加到了 1.4 亿,增加了 55.56%,其中约 7283 万名患者没有确诊,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患病的比例高达 51.7% ,超过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 医疗设备的巧妙涂层通过模仿血管阻止血栓形成
当病人的血液流经导管、支架或其他医疗设备时,总会有形成有害血栓的风险。当血液与非身体物质接触时,血浆中的保护性蛋白质就会被触发,通过在其周围形成血凝块来隔离这种物质。 如果血栓在透析机等设备中形成,就会妨碍治疗,甚至脱落并导致病人中风。
- 研究人员发现COVID-19逃避早期免疫反应的秘密
维也纳医科大学和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操纵了三种关键的宿主蛋白,这些蛋白通常会抑制补体系统的活性,而补体系统是早期抗病毒免疫的关键部分。 这种干扰阻碍了机体有效清除病毒的能力,可能会影响急性COVID-19感染和Long-COVID-19后病情的发展。 这些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新出现的微生物与感染》杂志上。
- 更多的教育能重塑你的大脑吗?并不会
尽管人们认为教育对大脑结构有积极的影响,但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多上一年的学校教育也不会留下持久的神经足迹。在最近发表在eLife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说,通过各种神经成像测量,额外一年的义务教育不会导致任何持久的大脑结构变化。这些观察结果挑战了将教育时间与增强大脑弹性联系起来的现有理论。
- 上海完成首例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植入手术 瘫痪患者已能下床
记者11月12日获悉,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洪波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了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
- 75岁戒烟有用吗?新研究指出为生命增添年华永远不晚
一项新研究量化了戒烟对 75 岁以下人群预期寿命的影响。爱思唯尔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即使在75岁时戒烟,也能显著延长预期寿命。
- 新研究认为站立办公桌虽然减少了久坐 实际上却也无益健康
一项由西弗吉尼亚大学的流行病学家领导的研究发现,在工作中交替使用坐姿和站姿可以减少久坐行为,但无助于降低血压。 研究人员还发现,工作时长时间站立可能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这位科学家用自己在实验室培养的病毒治疗自己的癌症
一位科学家通过向肿瘤注射实验室培养的病毒成功治疗了自己的乳腺癌,这引发了关于自我实验伦理的讨论。8月发表在《Vaccines》杂志上的一份病例报告概述了Halassy是如何自我实施一种名为溶瘤病毒疗法(OVT)的治疗来帮助治疗她自己的3期癌症的。她现在已经摆脱癌症四年了。
- 大多数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中风协会发布了十年来的第一份新指南,标题非常吸引人:"大多数中风是可以预防的",该指南"旨在帮助人们和他们的医生做到这一点"。
- 神奇的藜麦:蛋白含量比鸡蛋高 膳食纤维比燕麦更优秀
如果你有减肥、健身经历,那么,有一种食物你或多或少会有些了解,那就是藜麦。在轻食或沙拉里,藜麦一般以主食的角色出现。它有何特点和营养优势?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很多朋友会将藜麦端上餐桌。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影响蛋白质折叠的新遗传疾病
当大多数身体不适的人去看医生时,他们都希望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然而,对于约 3000 万患有罕见病的美国人来说,他们的症状与众所周知的疾病模式并不相符,他们可能需要花费数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来寻求诊断。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影响蛋白质折叠的新遗传疾病,为罕见的脑部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新治疗途径。
- 网暴为何层出不穷?心理学解读暴力背后的原因
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不可忽视的负能量,而近年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和《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最近,央视新闻也推出了《向网络暴力亮剑》系列微视频,则通过剖析多起网暴典型事件,倡导共建清朗网络。今天咱们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聊聊网络暴力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 新研究总结医生应始终避免使用的"禁忌用语"
重病患者及其家属经历着强烈的情感痛苦,包括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在内的研究人员强调,临床医生必须将"同情沟通"作为治疗过程的一部分。 他们指出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使用的某些"禁忌用语",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识别自己的"禁忌用语"的技巧,并建议使用更具支持性的语言。
- 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早期损害会悄然发生 远在症状出现之前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新研究表明, 阿尔茨海默病症可能会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影响大脑。 研究人员利用先进的脑图谱技术提出,最初的早期阶段是逐渐和悄无声息地展开的,在记忆出现问题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只针对少数脆弱的细胞类型。与此相反,后期阶段则以广泛的损害为特征,与症状的出现以及斑块、缠结和其他阿尔茨海默氏症特征性症状的快速堆积相一致。
- 加拿大发现首例本土疑似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卑诗省)卫生部门11月9日证实,该省发现首例疑似人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病例。这是加拿大首次发现在其本土发生的疑似人类感染该病毒病例。
- "细菌导航"能以惊人的准确性追踪你去过的地方
当我们在世界上移动时,会自然而然地采集微生物。 现在,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人工智能工具,它可以利用您在旅行中收集的细菌样本将您准确地链接到特定地点--就像一个细菌卫星导航系统。
- 致命的新型"超级菌株"细菌在亚洲迅速蔓延
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高度耐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ST164),这种菌株正在亚洲重症监护病房蔓延,对全球健康构成威胁。 这种菌株的耐药性水平是以前菌株的两倍,突出表明医院急需进行严格的感染控制和监测。
- 男子喝下致死剂量百草枯 医疗团队奋战28天创造奇迹
近日,在浙江宁波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意外事件。年轻男子小张(化名)因一时冲动,喝下了家里留存的百草枯农药,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终于在28天后创造奇迹。百草枯,作为一种高毒性除草剂,其成人致死量极低,仅为20%水溶液5-15毫升,且至今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有“死亡之水”之称。
- “抗炎饮食”火遍全网 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最近几年,“抗炎饮食”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许多博主都在介绍各种“抗炎食物”推荐各种“抗炎饮食清单”,蓝莓、树莓、黑莓、橄榄油、三文鱼、沙丁鱼、西兰花……都是清单中的“常客”。不少人都说“抗炎饮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炎症感染风险,甚至可以减少患癌概率。
- 哈佛全新类ChatGPT癌症诊断AI登上Nature 准确率最高96%
能够执行多种任务,识别19种癌症类型,预测患者生存率……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提出CHIEF,一种多功能AI癌症诊断模型,表现出类似于ChatGPT的灵活性,远超其他现有的癌症诊断模型。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CHIEF(Clinical Histopathology Imaging Evaluation Foundation,临床组织病理学成像评估基础)的多功能AI癌症诊断模型,并于9月4日登上“Nature”。
- 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生物学中最复杂分子机器的蓝图
《科学》杂志31日发表了一项由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团队完成的重要成果。他们成功绘制出人类剪接体的第一个详细结构图谱,为理解这一复杂且精密的分子机器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
- 全球首个角膜病iPS细胞疗法 成功恢复患者视力
一个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报告说,其成员在全球首次通过移植由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的角膜组织,成功让患有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患者恢复了视力。
- 科学家制造出“永生的”人类唇细胞
我们用嘴唇说话、吃东西、喝水和呼吸;嘴唇还能反映我们的情绪、健康状况和审美情趣。 这些功能都依赖于复杂的结构,因此嘴唇问题很难得到有效治疗。 基础研究对于改善这些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然而直到现在,使用唇细胞(其功能与其他皮肤细胞不同)的模型还没有问世。
- 印度人的这一传统穿衣习惯可能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BMJ病例报告》中的医生警告说,传统上穿在纱丽下面的底裙(衬裙)腰部系得很紧,特别是在印度农村地区,可能会导致一种他们称之为"衬裙癌"的疾病。 这一警告是在他们对两名罹患这种特殊恶性肿瘤的妇女进行治疗后发出的。
- 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心理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但还是不应过多关注点赞和评论
新研究发现,长期使用社交媒体平台与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健康指标几乎没有关系。 然而,最近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男性过于看重点赞和评论,就有可能对体型产生不健康的痴迷。
- 网友怀疑自己过敏 发现蘑菇在释放孢子
11月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名网友突然咳嗽,怀疑“过敏”,他用强光手电筒照射蘑菇发现它在释放孢子。据了解,蘑菇在培育过程中产生非常细小的颗粒,这就是孢子,蘑菇的孢子长度一般在5μm以上,大的能有十几二十微米,而细菌一般只有一两个微米,要比蘑菇的孢子小不少。
- 美感染禽流感人数可能远超官方统计 CDC呼吁扩大检测范围
美国联邦卫生官员周四呼吁对农场的员工进行更多禽流感检测,因此前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感染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美国奶牛场工人实际数量可能远超官方统计。
- 这种瓜促排便还热量超低 钾含量是香蕉近3倍
最近电视剧《小巷人家》热播,剧中黄玲得来了一些听说很高产的蛇瓜种子,黄玲为了让儿子吃得饱,邻居宋莹为省菜钱给儿子买电视机,于是两家一拍即合便在院子里种上了蛇瓜。
- 研究人员创造出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子舌头 可即时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电子舌通过人工智能增强,可检测液体中的细微差别,用于食品安全和诊断,通过定义自身参数,准确率超过95%。新开发的电子舌可以分辨类似液体的细微差别,例如含水量不同的牛奶,还可以识别各种产品,包括不同类型的汽水和混合咖啡以及果汁中的腐败物质和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 那些经常“咔咔”掰手指的人 真的会得关节炎?
我们经常看到武侠片里高手开打之前都要把手指捏得咔咔响,表示自己的拳头很“硬”,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喜欢掰自己的手指关节,尤其是那些干活多或者经常敲键盘、写字的人,手指会很酸,那放松的方法自然就是掰一掰。
- 脑机接口公司Precision Neuroscience融资9300万美元 估值达5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脑机接口公司Precision Neuroscience计划融资1亿美元,目前已经筹集了9300万美元资金,估值约为5亿美元。Precision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Neuralink的竞争对手。
- 中广核首台质子治疗设备下线:配备国产360°旋转机架
据报道,中国广核集团首台质子治疗设备在四川绵阳下线,目前该设备已经具备安装调试条件。质子治疗作为一种前沿的医疗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质子束作为治疗载体。通过精密的加速器,质子被加速至接近光速,随后通过高度精确的控制,确保质子束的方向与射程准确无误。
- 专家:一个瑞士卷相当于一碗饭 少吃才健康
网络上关于“如何合理分享瑞士卷”的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甚至有网友分享了自己一次性品尝6个瑞士卷的趣事。针对这一热潮,营养专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据营养专家分析,单个瑞士卷所含的热量几乎与一碗米饭相当。因此,对于那些希望维持体重或控制血糖的人来说,享用一个瑞士卷的同时,应考虑相应减少一碗米饭的摄入,以此作为平衡热量的原则。
- 为什么建议把南瓜当主食?理由不止1个
金色的秋天,有一种“蔬菜中的黄金”正在上市,它就是南瓜。老南瓜味道甜润、水分足,贝贝南瓜绵密软糯,一口咬下去,秋日的气氛感满满~不过,相比于其他叶菜,南瓜在“蔬菜界”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热量高,吃多了容易热量超标。如果做成奶油南瓜浓汤、咸蛋黄焗南瓜等,那就更是热量爆表。
- NIH试验证明艾滋病毒携带者间肾移植的安全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研究为目前仅限于研究环境的移植实践提供了证据。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多中心观察研究发现,由携带艾滋病毒(HIV D+)的已故捐赠者向携带艾滋病毒(HIV R+)的受者进行肾移植是安全的,其结果与未携带艾滋病毒(HIV D-)的捐赠者进行的移植结果相当。
- 虚拟现实和深脑刺激组合被证明可以改善记忆力
研究人员将虚拟现实技术和非侵入性深部脑电刺激相结合,改善了健康人的空间记忆,这种记忆可以帮助你记住车钥匙放在了哪里。 这种方法在治疗因疾病或损伤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而且无需药物或手术。
- 英国NHS启用AI计算器寻找人类心脏问题早期征兆 准确率可达78%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即将开始试用一款名为AIRE的基于AI“死亡计算器”程序,该程序能够通过分析心电图测试结果,来预测患者的预期寿命。据介绍,AIRE的AI算法能在几分钟内发现患者心脏方面的问题,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早期征兆,并识别出人类医生可能无法察觉的隐藏风险。
- 免疫疗法可预防心脏病发作发展为心力衰竭
心脏组织的瘢痕形成可以减缓,但无法阻止,而且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现有的一种免疫疗法可以阻止心脏病发作后疤痕组织的形成。当心脏受到损伤(如心脏病发作)时,受损组织通常会结疤。 在短期内,这有助于这个重要器官维持其结构,但问题是这些组织不会跳动。 这就破坏了心脏收缩的节奏,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如果不进行移植等紧急干预,心力衰竭将是致命的。
- 阿斯利康公布口服减肥药试验数据 四周助用药患者减重近6%
当地时间(11月4日),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在美国“肥胖症周”(ObesityWeek)会议上报告了其口服小分子减肥药物的研究数据。报告显示,在一项早期研究中,阿斯利康每天口服一次的GLP1受体激动剂“AZD5004/ECC5004”让患者平均体重在四周内减轻了5.8%,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迫使癌细胞自我消灭的分子
每天,人体中都有数十亿个细胞死于一种称为细胞凋亡的自然过程。 当细胞凋亡不能按设计发挥作用时,细胞就会发生癌变,并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疾病。 现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治疗特定类型癌症的新方法,并有可能彻底杀死这种癌症。
- 诺和诺德计划推出新减肥药CagriSema 有望缓解停药反弹难题
诺和诺德即将推出革命性减肥疗法CagriSema!据媒体报道,诺德诺德为了保持在减肥药市场的领先地位,正在转向研发新款GLP-1类药物,该产品名为CagriSema,预计至少能实现25%的减重效果,较上一代减肥药Wegovy而言不会带来额外副作用。
- 中国首个器官芯片国标正式发布 东南大学医械院牵头
由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顾忠泽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我国首个器官芯片领域的国家标准GB/T44831-2024《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我国首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由顾忠泽院长团队牵头起草,东南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等21家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 睡眠专家警告:暴露于夜间光线会增加34%的死亡风险
一项对8.9万人进行的长达1300万小时的研究表明,夜间光照强会使死亡风险增加21%-34%,而白天光照强则会使死亡风险降低17%-34%。 由光照模式引起的昼夜节律紊乱与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以及总体死亡率升高有关,研究人员建议保持黑夜和白天的明亮,以获得更好的健康和长寿。
- 水果界的维C天花板:含量78倍于橙子 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你听说过一种比橙子维生素C含量还要高出几十倍的神奇水果吗?它外形小巧,果肉酸甜,却蕴藏着惊人的营养,这就是刺梨,一种云贵高原特有的野生水果,被誉为“维C之王”。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刺梨,但它却有着不容小觑的营养价值。那么,这种低调的水果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本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 长期中断锻炼对的力量影响甚微 并不会让你回到原点
坚持不懈一直是被认为是制订和实施锻炼计划的重点,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错过几次锻炼后就完全放弃。 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即使在中断力量训练 10 周后,人们也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项研究揭示了肌肉记忆机制的迷人新见解。
- 微塑料塑料可削弱抗生素并协助抗药性细菌滋生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微塑料(小于 0.001 毫米的塑料微粒)会影响人体吸收抗生素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菌的生长。维也纳大学、波恩大学和德布勒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普通日用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以及尼龙 6.6(N66)分子结构的复杂模型,发现微塑料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与抗生素四环素结合,损害甚至完全阻断人体吸收部分抗生素的能力。
- 新研究发现常见的医院感染可能诱发老年痴呆症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肠道生物群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肠道细菌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氏菌--一种因引起医院感染而臭名昭著的常见细菌--可以从肠道迁移到血液中,并最终进入大脑。 这种细菌入侵可能导致大脑炎症加剧,损害认知功能,模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传染病杂志》上。
- 研究人员打开干细胞移植的"黑匣子" 困扰50年之谜迎刃而解
科学家们首次追踪了干细胞移植数十年后的长期命运,揭开了50多年来一直是个谜的医疗程序的神秘面纱。这些发现可为选择捐赠者和移植成功的新策略铺平道路,从而可能带来更安全、更有效的移植。关于移植干细胞在体内长期行为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衰老如何影响干细胞存活和免疫多样性,为提高移植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提供了启示。
- 2mm芯片植入视网膜 盲人重获阅读能力还能打牌
把一块2mm大小的芯片植入视网膜,搭配一幅带摄像头的眼镜,就能成功让盲人恢复视力!不仅重拾阅读能力,甚至还能打牌。这是来自美国加州的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的最新进展。而这家公司,正是由马斯克的前部下创立。
- 新研发的尖端生物电子贴片为危险细菌感染提供无药解决方案
来自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在抗击细菌感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芝加哥大学的 Bozhi Tian 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 Gürol Süel 实验室开发出了一种尖端的生物电子装置,它能利用我们皮肤上某些细菌的天然电活动,为采用无药物方法控制感染铺平了道路。
- 科学家揭示人类皮肤的"分子配方"
一种新的人类皮肤图谱和皮肤类器官可以彻底改变皮肤疾病的治疗方法,并提高再生医学技术。一个研究小组绘制了第一张产前人类皮肤单细胞图谱,以了解皮肤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疾病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该研究小组由来自威康桑格研究所、纽卡斯尔大学及其合作者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利用单细胞测序和其他基因组学技术绘制了图谱,揭示了包括毛囊在内的人类皮肤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发现可用于在再生医学和烧伤患者皮肤移植中制造新的毛囊。
- 人类亲吻是否起源于猿类的梳理仪式?
亲吻是人类最显著的感情象征之一。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亲吻是从嗅闻、育婴,甚至是父母将咀嚼过的食物传递给后代等行为进化而来的。然而,英国华威大学进化心理学家Adriano Lameira提出了另一种假设称,亲吻起源于一种梳理毛发的仪式,这种仪式在现代黑猩猩和其他类人猿身上仍可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进化人类学》。
- 科学家现在可以用手机振动检测变质牛奶 无需打开纸盒
一款应用程序可以利用现成智能手机的内置振动电机准确检测牛奶是否变质,而无需打开纸盒。 据这项技术背后的研究人员称,它可以帮助人们避免生病,也可以避免一升升白色的牛奶被倒进下水道。
- 抗肥胖药物使用激增 令医疗减肥手术减少25%
一项新研究对大量私人投保的肥胖症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从2022年到2023年,Ozempic和Wegovy等抗肥胖药物的使用量增加了一倍多。 同期,接受代谢减肥手术治疗肥胖症的患者减少了25.6%。
- 梅奥诊所的惊人发现:皮肤中的"僵尸细胞"会导致全身衰老
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最新研究显示,通常被认为只是美容问题的皮肤衰老细胞可能会对整体衰老产生重大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将这些细胞与肌肉和大脑功能的衰退联系起来,这表明管理皮肤健康对于更广泛的抗衰老工作至关重要。
- 针对抗生素耐药菌的可穿戴设备能抑制感染
随着越来越多的致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我们需要更多抵御感染的方法。 这就是这种新型贴片的用武之地。 只需轻轻电击一下,这种生物电子可穿戴设备就能防止细菌通过皮肤对我们造成伤害。
- 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测未来死亡风险 10秒做不到的要注意了
在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23 年修订)》里,有一项测试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闭眼单脚站立,针对 20~79 岁的成年人。测试时需闭上双眼,并任意抬起一只脚,另一只踩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然后开始计时,看看你能坚持多少秒。
- 美国首次在猪体内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
美国政府官员称,该国首次在猪体内检测到阳性H5N1禽流感病毒,令人担忧这种情况是否会让病毒进一步演变,使人类面临风险。美国农业部周三表示,俄勒冈州克鲁克县一家后院农场饲养的一头猪确诊。美国卫生官员以前就担心,在禽类和牛群中传播的H5N1禽流感病毒会传染给猪。
- 韩政府承诺将生物产业打造成新的出口增长引擎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安德根周四表示,韩国将通过提供贸易融资和其他量身定制的支持,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新的出口增长引擎。安德根在访问三星生物制剂公司位于仁川的生产基地时做出了上述表示。
- GSK再度来华收购创新药 签下8.5亿美元协议拓展红斑狼疮管线
跨国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周二发布公告称,与一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达成收购系统性红斑狼疮创新药的协议,交易潜在价值最高可达8.5亿美元。
- 西班牙初创公司 Inbrain 为开发脑机设备融资 5000 万美元
彭博社报道,欧洲脑机接口公司 Inbrain Neuroelectronics SL 已融资 5000 万美元,用于开发基于石墨烯的神经技术。这家总部位于巴塞罗那的初创公司正在制造有朝一日能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设备。 它加入了包括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 Neuralink 公司在内的一批脑计算机初创企业的行列,这些企业致力于治疗从瘫痪、抑郁到失明等各种疾病。
- 流行的GLP-1减肥药对肌肉质量的影响引发关注
与缓慢减肥相比,快速减肥会造成肌肉质量的更大损失。 快速减重的新型减肥药的流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人员担心这将如何影响我们肌肉的健康。骨骼肌,即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具有双重作用。
- "数字孪生体"技术可以确定最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
想象一下,医生告诉你患有癌症,需要立即治疗。 他们向你提供了两种治疗方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 显然,您希望根据您的身体结构,选择对您所患癌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那么,如何在两种治疗方法中做出选择呢?研究人员让这一决定变得简单多了。 通过创建癌症患者的数字双胞胎,他们可以被用作虚拟的小白鼠,重现临床试验,以比较治疗效果并预测患者可能的反应。
- 瑞典2岁罕见病女童在广州重获新生
年仅两岁的瑞典女童艾玛,不幸被诊断出患有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疾病,其根源在于基因突变。在艾玛出生的初期,她与同龄的孩子们并无二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然而,随着疾病的悄然侵袭,她的身体和大脑机能开始因神经受损而逐渐衰退。
- AI协助把脉:犬类心脏病检测技术有了革命性变革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它能以90%的准确率检测出狗的心脏杂音,堪比兽医心脏病专家。这一突破提供了一种负担得起的有效筛查工具,可显著提高狗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那些容易患心脏疾病(如二尖瓣疾病)的狗。
- 研究认为自闭症并非个体疾病 独特的大脑同步模式是病因
自闭症大学神经科学家纪尧姆-杜马斯(Guillaume Dumas)最近的一项研究对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大脑活动提出了新的见解。自闭症患者与神经畸形患者之间的行为和大脑间的动态变化不同于两个神经畸形患者之间的行为和大脑间的动态变化。
- 亲吻的起源竟然和爱无关 只是为了用嘴巴捉虱子
为什么人类会有亲吻这样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总是绕不开一个“爱”字。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亲吻背后的真相,而且这个回答一点不浪漫。
- 女儿患红斑狼疮单亲爸爸一夜白头 得了红斑狼疮有救吗?
近日,#女儿患红斑狼疮单亲爸爸一夜白头#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于红斑狼疮的讨论。提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许多人会感到恐惧,社交媒体上也流传着“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不死的癌症”这一类说法,形容它是无法摆脱的噩梦。这样的认知让人对这种疾病望而生畏,认为一旦患上,就注定会承受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 孤独会使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
一项针对60多万人的研究发现,孤独感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这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和干预以保护认知健康的必要性。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教师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分析全球60多万人的数据,量化了孤独与痴呆症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
-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新型RSV疫苗有效率达80%
一项多州研究的最新结果显示,RSV 疫苗对 60 岁以上成年人预防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有效率约为 80%,大大降低了住院率和死亡率。这项研究强调了疫苗在美国首个接种季节的有效性,并表明通过减少与 RSV 相关的住院人数,卫生系统可节省大量费用。
- 男孩被大货车碾压分离 一群医生把他“接”上了
一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医护团队见到4岁患儿旺仔(化名)时,大家震惊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这还能救回来吗?眼前这名患儿,整个人被大货车拦腰碾压,波及神经、骨头、肌肉和血管,全身失血过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一种能改善便秘的“神奇种子”:每天只需一勺!
近几年,奇亚籽在健身和减肥圈子里风靡一时,甚至被称为“超级食物”,也经常会出现在轻食餐里作为点缀。这种备受追捧的“小种子”为啥这么受欢迎,它到底好在哪?常吃对健康有哪些益处?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奇亚籽。
- 您在蚊子看来足够可口吗?耶鲁大学科学家揭示蚊子咬人的原因
随着登革热等由蚊子传播的疾病继续在全球蔓延,研究人员认为,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之一是首先阻止蚊子叮咬人类。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了解气味和热量如何引导蚊子叮咬人类,但对于蚊子落地后味觉所起的作用却不太清楚。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蚊子的神经元如何编码不同的味道,以及这些味道如何影响它们的叮咬、进食和产卵行为。
- 谷粒大小的软机器人可在磁场引导下输送多种药物
如果你遇到过用一双筷子夹起一粒米饭的情况,请为这项最新创新背后的科学家们想一想,这项创新被称为"即将实现的医学突破"。 他们煞费苦心地制造了一个软体机器人,可以在体内携带不同类型的药物。 它只有米粒大小,可以通过磁场被驱动到各种体内目标。
kasim
frankh
小夫子
玩血
cyk553312
魏魏
牛天王
Yeb123
jimmyfluore
Cloud_Atlas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
匿名人士